西安文理学院(Xi’an University),位于西安市,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陕西省管辖,西安市政府举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其校址前身是始建于1609年的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后陆续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学校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等称号;多次荣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高新、关中书院和太白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49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及重点学科16个。有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联合培养研究生757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4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0%以上。柔性引进荣誉教授、特聘教授、学科首席专家等12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西安文理学院后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改关中书院为陕西师范学堂,是陕西最早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陕西最早的一所师范学校。西安联合大学是1990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与西安大学(创建于1980年)合并而成;
西安教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创建于1955年;西安师范学校创建于1903年。
西安师范学校
西安师范学校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培养大专程度小学教师的专门学校。
创建于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是陕西最早的一所师范学校。其前身是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 “关中书院”,创始人是关学大师冯从吾。
学校初办时称“两级师范学堂”;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又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曾南迁至陕西西乡县,1943年又迁回西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学校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
1950年后,第一次使用“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的名称。学校曾先后吸纳了原“陕西省技艺师范学校”“陕西省女中师范班”(原“陕西省女子师范学校”)以及“户县师范学校”等校。
自1963年8月奉命停办后,直到1985年,创建于1952年的原“西安市师范学校”在与原“西安市第五中学”合并后,又重新使用了“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的名称,并开始在原校址办学。
1985年后,西安市教委加大了对学校的资助,并按照师范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和“关中书院”的原有风貌,对校舍进行整体改建和翻新,逐渐恢复了原“关中书院”的风貌。
2006年开始不再单独招收新生。2009年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教育学院
西安教育学院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成人高等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5月15日定名为“西安市中小学进修学校”,首任副校长高崇朴。同年9月,更名为“西安市教师进修学院”。
1969年停办,共培养学员1728人。
1979年3月10日恢复。
1983年4月21日,成立“陕西省西安教育学院”。专业由初建时的中文、数学2个专业发展到2003年本专科专业33个,采取师训、干训并举;面授、函授并举;学历培训与岗位并举;系统培训与应急培训并举的办学形式,1991至2003年共培养毕业生6420人。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与西安联合大学合并组建西安文理学院,撤销西安教育学院建制。
西安师范专科学校
西安师范专科学校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专科层次为主的普通师范院校。
创建于1958年,1963年停办,首任党委书记刘钧、校长耿定一。
1978年5月,成立“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专修科”。
1980年与西安师范合并。
1984年6月更名为“西安师范专科学校”。
专业由初建时的中文、数学、物理3个专业发展到1990年本专科专业13个,共为国家培养优秀师范教育人才5015人。
1990年与西安大学合并组建西安联合大学,成为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撤销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建制。
西安大学
西安大学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地方性综合大学。
创建于1980年9月,首任临时党总支书记雷行。
专业由初建时的18个专业发展到1990年本专科专业26个。
1980年—1990年,共为国家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2141人。
1990年与西安师专合并组建西安联合大学,成为西安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撤销西安大学建制。
西安联合大学
西安联合大学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创建于1990年1月,由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和西安大学合并而成。同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首任临时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刘仲宁,分为师范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两院。1999年1月,实质合并。校长张道宏,党委书记王学民。
2000年7月,学院整体搬迁至太白南路168号。有本专科专业29个,毕业生11981人。
2001年12月,承办中日韩三国大学生乒乓球、足球、棒球对抗赛。
2002年5月,承办陕西省第25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同年9月,教育部在西安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学校作为参观点之一受到与会代表好评。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与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安文理学院,撤销西安联合大学建制。
-蓬勃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03年4月16日由西安联合大学与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同年11月1日举行挂牌仪式。首任院长张道宏、党委书记王学民。
2006年11月,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2009年7月,西安师范学校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3年,成为陕西省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
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站单位。
2015年起,与陕西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6年,西安市将西安文理学院建设成为“西安大学”的目标纳入西安市“十三五”规划。
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九年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2024年3月9日,西安文理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揭牌成立。
食品安全与检测产教融合共同体暨产业学院
2024年3月19日,食品安全与检测产教融合共同体暨产业学院在西安文理学院成立,西安文理学院为秘书长单位。
2024年3月23日上午,西安文理学院乡村振兴西安实践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5月24日,西安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4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重点学科16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4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0%以上。柔性引进荣誉教授、特聘教授、学科首席专家等12人。现有省级教学名师、省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领军人才、省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15人,省级师德示范团队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7个、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4人、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市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7支;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青年科技新星6人,省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8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特色线上课、一流课程等高层次课程85门。
-合作交流-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办学。建有陕西省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等29个国家及地区的65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泰国瓦拉亚隆宫皇家大学共建“一带一路学院”,与泰国斯巴顿大学、日本京进教育集团等建立海外实习基地、海外教育实践基地,以国际创意学院(ICC)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与国(境)外高校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选派60余名青年教师赴国(境)外大学访学深造,选派600余名学生赴美国、英国、日本等高校交流学习、实习。学校现有来自哈萨克斯坦、泰国等6个国家的127名国际留学生,承办的“语言文化研究国际论坛”等学术活动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各1个。有生态西安研究院、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西安实践研究院、乡村振兴西安实践研究院、陕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西安廉政研究中心、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西安秦岭研究院、西安市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等近30个研究机构;西安市服务贸易创新研究中心、西安市表面工程与再制造科普基地、陕西省地质调查实验中心、智慧旅游研发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基地、西安市警示教育基地、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文理学院基地等70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近三年学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8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百余部,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473项,获批国家专利67项,获省市科研奖励52项。
-学术资源-
截止2023年12月底,学院纸质文献总量165万余册,开架图书116万余册,线装书1.6万册,实行开架阅览,阅览座位3350个。电子图书总量约为156万余册,其中外文电子图书7472册。另有CNKI和万方两个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量约605万篇。拥有4个期刊数据库,其中两个外文期刊库分别为Springer Link外文期刊数据库(2000余种)和 EBSCO数据库(11000余种期刊);两个中文数据库分别为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000余种)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5000余种)。还有读秀知识库、起点考试网数据库、世界精品课程、艺术多媒体资源数据库、中国近代教材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