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职业技术学院(Baoj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简称“宝职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凤翔府中学堂;2003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宝鸡师范学校、宝鸡市工业学校、宝鸡市卫生学校、宝鸡市中医药学校、宝鸡市财经学校合并组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陕西省宝鸡农业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校区占地2300余亩,总建筑面积73.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78亿元;各类藏书187.3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设有6个二级学院和1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开办54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人,教职工和医务工作者1528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
1902年,凤翔府中学堂成立。
1905年,附设师范传习所。
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成立,凤翔府中学堂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二中学。
1934年,更名为陕西省立凤翔师范学校。
1951年,更名为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
陕西省宝鸡师范学校
1992年,陕西省宝鸡师范学校成立。
宝鸡市工业学校
1964年,宝鸡市工业技术学校成立。
1979年,更名为宝鸡市工业学校。
宝鸡市卫生学校
1934年,西京私立助产学校成立。
1936年,更名为陕西省立助产学校。
1938年,更名为陕西省医专负数产校。
1949年,更名为西北助产学校。
1950年,更名为陕西省人民助产学校。
1953年,更名为陕西省西安助产学校。
1958年,更名为陕西省宝鸡卫生学校。
1968年,更名为白求恩战校第一康复医院。
1970年,更名为宝鸡地区卫生学校。
1971年,更名为宝鸡市卫生学校。
1979年,复名为宝鸡地区卫生学校。
1980年,再次复名为宝鸡市卫生学校。
宝鸡市中医药学校
1952年,宝鸡专区中医进修学校成立。
1966年,更名为陕西省宝鸡中医学校。
1997年,更名为宝鸡市中医药学校。
宝鸡市财经学校
1978年,宝鸡市财政干部培训班成立。
1959年,宝鸡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成立。
1964年,更名为陕西省陇县职业学校;同年,再次更名为陕西省陇县农业学校。
1971年,更名为宝鸡地区农业学校。
1979年,更名为陕西省宝鸡农业学校。
-蓬勃发展-
2003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宝鸡师范学校、宝鸡市工业学校、宝鸡市卫生学校、宝鸡市中医药学校、宝鸡市财经学校合并组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8月,宝鸡市人民政府将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划拨给学院作为附属医院,将陕西省宝鸡农业学校移交学院管理。
2015年6月,学院成为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6个二级学院和1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开办54个高职专业。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教职工和医务工作者1528人,其中专任教师917人,有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33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29人,双师型教师608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市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3人、市级爱国奋斗人才标兵1人、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市级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
-教学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校内各类实验实训场所达83354平方米,有金工、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计算机、医护医药、财会商务、农林畜牧、建筑测绘、艺体训练等实训中心11个,各类实验实训室241个,农牧场1000多亩,各类实践基地188个。
-合作交流-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学院教职工2011年共取得的各种科研成果536项,其中在各类公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14篇,国家核心期刊100篇;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8项(件)。
2017年9月,学院获批立项的厅局级项目,省职教学会课题共计18项, 其中五项获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获批立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3月,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6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1万册,电子图书101万册;电子期刊39677种(册),博硕论文1429875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