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威海北京交通大学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Weihai),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北京交通大学一校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威海校区发展建设,把威海校区作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阵地,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训基地,学校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以及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

校区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截至2024年9月,在读本科生2055人,研究生79人,在校生2808人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威海校区设有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与服务处、教务处、人力资源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中心、财务处、教学发展与国际服务处、校园服务处、对外合作与培训处、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13个办公室。截至2022年6月,威海校区共有教职工141人

历史沿革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北京交通大学结合“一校多区”办学格局和行业发展需求,统筹谋划各校区、各平台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和发展规划,着力建设面向卓越的海淀校区、面向未来的雄安校区、面向国际的威海校区。 威海校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立足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地方发展,坚持“国际化、高起点、新模式”的办学方针,以国际化办学为主,开展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校区通过引进国外优质办学资源,走与学校主校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威海校区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改革示范区,定位清晰、使命光荣

发展规划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主,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引进国外优质外文原版专业课教材和其它教育资源,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双语和全英文授课,以招收国内计划内学生为主,兼收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生实施高等教育。威海校区围绕交大专业优势、国际化办学和区域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智能交通类、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类、智能服务与技术类和国际商务类四大学科群,16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分布于7个的项目学院,其中培训学院提供非学历教育,其它学院提供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将计划全部通过与境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实施,依托研究生学科,建立校级公共平台,设置本科专业和若干研究机构与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协同创新。非学历教育将利用北京交通大学为国际铁路联盟(UIC)成员的有利条件,以面向世界承办国际铁路联盟年度培训任务及其它类型轨道交通领域国际培训任务为主展开。

校区一期工程在建面积10.6万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图书馆等紧张推进,年底前大部分建筑主体将完工,新学期可投入使用。将来,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将建成为立足威海、辐射山东、服务全国的人才培 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和威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坚持高起点、新模式、国际化、合作共建的办学方针和与校本部同档次、同标准的办学水平;开展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办学,按照国家战略、教育纲要、区域发展、学校学科优化的需求,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协同创新、工业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需求设立专业、学科和学院,创新办学治理结构和办学经费筹资方式,实施与主校区互补借力并错位发展,走持续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校区要认真学习国内外知名高校在国际化办学中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走出属于交大的国际化发展道路。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建设教育强国的决策部署,积极引入世界一流大学办学资源,加快构建与国际化办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有序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将秉承“知行”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传承北京交通大学119年的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不断开拓进取,发挥集聚、辐射、互动效应,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 

创办初期

2010年10月3日,文登市委书记王亮在倪氏海泰大酒店会见来文洽谈大学科教城项目事宜的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一行。

2010年12月10日, 威海市启动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项目。 

2011年1月3日,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关忠良等一行4人,来威海洽谈南海大学科教城项目建设事宜。

2012年5月20日上午,文登市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产业安全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威海泰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就合作开发建设南海科教城达成共识,并共同签署了“南海科教城合作建设协议书”。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项目建设启动。 

2013年11月26日下午,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双方在威海南海新区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2014年9月28日,校地签订了《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的补充协议》《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交通大学关于设立并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学院的协议》。 

2015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4月19日,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威海校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南海新区,由威海市政府整体规划和建设,校区占地74.1公顷,规划建设面积22.6万平方米。2015年5月12日,教育部国际合作和交流司关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变更办学地址及招生人数的批复。

正式办学

2015年9月7日,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揭牌仪式暨2015级学生开学典礼在威海校区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12月18日,北京交通大学在威海举办的事业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威海)获批设立。 

2016年4月18日,北京交通大学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9月11日举行揭牌仪式。学院设有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数字媒体艺术4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物流工程2个研究生专业。 

2017年3月13日,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新增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批。 

2018年5月,教育部批准“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每年新增招生指标200人。2018年11月,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通过教育部办学评估。 

2019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延长办学期限至2027年12月。2019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评估。 

2019年12月11日,原北京交通大学校长、茅以升学生奖项评审委员会主席谈振辉,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茅玉麟分别为“天佑书院”、“以升书院”揭牌,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安国分别为两位颁发了名誉顾问和名誉院长的聘书。天佑书院、以升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21年3月22日,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办学许可延期至2029年12月31日。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校区设有1个学院和1个联合办学项目,开设7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威海校区在职人员141人。计划教职工总数为680人,其中专任教师460人左右,由国外合作院校提供的国际师资将占1/3以上。 其中2023-2024学年本科中方授课教师101人(多位教师合作授课的按1人统计),中方教师中,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比97.03%,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74.26%。研究生中方授课教师共14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100%。 本科英方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0人,占比为93.02%,3名有学士学位的外教均为英语教师,3名教师教龄均在7年以上。研究生英方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人,为英语语言课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超过10年。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2016年,在威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威海校区建设分中心,9月获颁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启用。中心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服务于威海市、烟青威地区以及整个山东省的科普与教育事业。 2019年7月,“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威海)”获批“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科普教育基地 

据2023年9月校区官网显示,校区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 学成果

2019年,威海校区首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83.96%, 20%的学生入读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2019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68.85%,21.64%的学生入读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 

2020届毕业生深造率66.36%,23.54%的学生入读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院校。 

2021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78.06%, 其中21.94%的学生入读2022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 

2022年,威海校区迎来了第四届毕业生,其中约81.17%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国内深造率26.72%,国外深造率54.45%,21.05%的学生进入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攻读硕士学位)。 

2024年7月19日,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威海校区代表北京交通大学的参赛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 

2024年7月19日至21日,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山东赛区的比赛中,威海校区参赛队伍在山东赛区获得了3项一等奖和2项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024年12月21至22日,第49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香港站)圆满落下帷幕,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代表队获得铜牌,这是威海校区首次在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参赛并获奖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校际交流

2024年10月22日,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党委书记江久文、党委副书记刘耀谦一行5人到访威海校区,就中外合作办学新校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交流,威海校区党委书记李香山等人参与会见。

  • 社会交流

2023年3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南海新区第二实验小学揭牌,并启动“大手牵小手”研究生支教团实践活动。 

2023年12月,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青岛电务段与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达成初校企合作意向,联合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交通事业复合型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实验中心与联合影像进行技术研讨等,全面激活企业“创新”“质优”的全新动能。 

  • 国际交流

  • 校际交流

2025年1月10日,威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白延雷主持会见到访的阿塞拜疆巴库工程大学副校长阿特拉巴·古尔教授等人组成的代表团。双方就2+2合作模式向中方派遣留学生事宜举行了深入会谈。 

  • 交换生交流

  • 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国际奖学金

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以下简称RIT)国际奖学金,是RIT为其学生提供的到其海外校区就读的奖学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学生具有RIT学籍,权利与RIT其他各校区学生一致。

该项目仅对北京交通大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生开放,学生不仅可以申请前往RIT罗彻斯特主校区就读,还可选择其迪拜、克罗地亚等国际校区就读,交换生海外学习时间一般为1-2学期。 

  • 兰卡斯特大学交换生

兰卡斯特大学每年为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的学生提供交换生名额,交换生在大三学年前往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大学习。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只需缴纳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的学费,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需同时缴纳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学费;交换生自行承担在英国的旅行费用和食宿。具体信息以每年的报名通知为准。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科研部(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研究院)。 研究院内下设绿色建筑研究院、数字家庭实验室、自组协同通信实验室、机器人教育与创新研究中心、低碳水处理能源研究院和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制定行业、团体及地方标准12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46篇、申请软件著作权15项、专利(知识产权)12项等,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5人次,开展10项示范工程、4座城市的综合应用示范。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主持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兵种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路总公司、航天军工类科研项目40余项,核心技术拥有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 在控制科学与工程方面,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科技创新和机器人类专利30余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图书馆拥有藏书74万余册,报刊380余种。 结合北京交通大学主校区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覆盖各类学科的藏书体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