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蚌埠学院

  • 区域:安徽蚌埠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路1866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蚌埠学院(Bengbu 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蚌埠教育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201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同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1亿元,纸质图书144.53万册、电子图书97.47万册;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开设56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87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7500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 蚌埠高等专科学校

1984年6月,创办蚌埠食品工业专科学校,附设在蚌埠联合大学内,招收1个班。

1985年,迁至蚌埠教育学院院内,招生、教学由教育学院统一管理。

1984年6月,蚌埠联合大学创建,属市辖高校,初办时以东风四街小学为校址。

1985年11月,在曹山脚下建新校,占地45亩。

1989年9月,蚌埠联合大学、蚌埠食品工业专科学校、蚌埠干部学校合并为蚌埠高等专科学校。

  • 蚌埠教育学院

1978年,安徽大学蚌埠师范专科班创办,招收中文、数学、物理3个班,学生109人,时隔不久改称安徽师范大学蚌埠师范专科班。

1979年9月,改名为安徽师范大学蚌埠师范专科学校。

1980年8月,改称蚌埠教师进修学院。

1982年12月,改称蚌埠教育学院。

2002年8月,将蚌埠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蚌埠教育学院。

  • 蚌埠职工大学

1979年2月,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蚌埠分校成立,学校在行政上属市政府领导,业务上由省电大管理。

1982年,筹建市重工业局职工大学。

1985年4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改为市机械职工大学。

1997年9月8日,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蚌埠职工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蚌埠分校、蚌埠机械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新型的综合类的成人高校蚌埠职工大学,与安徽电大蚌埠分校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办学机制。

-蓬勃发展-

2002年4月,省教育厅、蚌埠市委、市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将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学校挂靠原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招收6个本科专业。

2004年5月1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在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蚌埠学院,筹建期为两年。

2007年3月,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在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合并基础上正式设立蚌埠学院,同时撤销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的建制。

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

2014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9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同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与蚌埠学院合作成立蚌埠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2025年1月9日,蚌埠学院妇女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学校行政楼视频会议室召开。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开设5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根据2023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1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立项建设项目1个,安徽省专业硕士学位培育建设学科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80人、外聘教师188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5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7.79%;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37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高层次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其中2021年当选3人。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7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7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26人,全国优秀教师,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等50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门本科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建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8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7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9个。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建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蚌埠分中心,是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安徽省教育厅农民工培训重点院校,获批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中国科协学风传承示范基地、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与滁州市凤阳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截至2022年12月,学校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合肥学院等校签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与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创新基地262个,建设《玻璃窑炉》等校企合作应用型课程147门,校企合作编写《发酵工程综合实训》等应用型教材23本。

国际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先后与匈牙利、乌克兰、爱尔兰、美国、韩国、意大利、泰国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设匈牙利语必修、选修课程。2021学年,学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与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育交流会议,主动与韩国世翰大学联系并举办线上合作交流会议,实施与匈牙利合作深耕工程项目行动计划,获批省级海外人才引进项目一项,全年聘请外籍教师4名。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校与蚌埠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与卡尔森产业园共建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建有省级、市级科研平台14个,获批省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等23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6月,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30余项,获批专利授权1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60余项。“钙钛矿型分子铁性功能材料的研究”项目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 蚌埠学院图书馆有馆藏图书2419990册,其中纸质图书1445298册,电子图书974692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092种;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共享电子资源(数据库)36个,电子期刊629318种。图书馆建立了以工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协调发展,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结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并存,涵盖全校各学科专业、能够满足本科教学科研需要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 学术刊物

蚌埠学院学报》创刊于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蚌埠学院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蚌埠学院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10日出版。常设栏目主要有:工程技术研究、电子与电气工程、淮河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其中,淮河文化研究为特色栏目。该刊为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获评“全国高校质量进步社科期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