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MUC),简称“中央民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由国务院民族事务部门主管。 [58]学校南邻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 [4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52]位列国家“双一流”A、“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1]入选国家强基计划、 [4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43]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57]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198]
中央民族大学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 [45]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1]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1]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海淀、丰台、海南三个校区, [51]占地面积约为185.7万平方米 [45] [158];设有25个学院,覆盖11个学科门类71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博士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7个 [212-213];
历史沿革
中央民族学院时期
中央民族大学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主要任务。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抽调一批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志进行建院筹备工作;同年11月,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学校校址暂设在城内国子监,有教职工280多人,军政干部班、藏语文班两个训练班的学员260多人。 [52]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乌兰夫任首任院长。 [45]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东语系的部分专业和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校址从国子监迁到西郊白石桥附近。之后陆续建立民语系、历史系、政治系、艺术系、汉语系、研究部、预科部等教学科研单位。中央民委参事室也并到中央民族学院。 [52]
1978年9月至1993年10月,学校发展成为以文科专业为主体、以民族学科为特色,文、理、工、艺、管等专业兼备的综合性大学,1978年2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52]
中央民族大学时期
1993年11月30日,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1999年,学校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52]
2001年6月,朱镕基同志到中央民族大学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领导同志亲自审批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 [45]
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52]2010年,中央民族大学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 [3]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 [197]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中央民族大学; [4]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45]
2017年2月,市规划国土委对中央民族大学丰台区王佐镇青龙湖地区新校区项目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公示,申请用地面积近80.4万平方米; [2]10月24日,国家民委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央民族大学海南校区战略合作协议。 [56]
2018年,入选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 [197]2019年2月,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倡议发起方,组织中国28所艺术院校共同成立“一带一路”民族艺术教育联盟; [55]同年11月15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仪式举行。 [5]
2021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研究中心成立; [13]8月,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14],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奠基仪式举行; [18]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15]
2022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37]
2023年5月,教育部对中央民族大学密德萨斯学院予以资格认定,该学院由中央民族大学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办学,所在地为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中央民族大学继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丰台区办学的又一校址; [29]5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学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30]12月9日,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在中央民族大学成立。 [48]
2024年4月,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教育强国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 [49]5月19日,中央民族大学中亚研究院成立。 [50]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个学部、25个学院,有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71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923人,其中专任教师1151人,包括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4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0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73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为1101人。
-教学建设-
海淀校区
海淀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42]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 [145]截至2022年3月30日,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 [45]
丰台校区
丰台校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魏各庄路27号院, [51]地处丰台区西南部美丽的青龙湖畔,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 [42]2021年9月,丰台校区第一批近5000名学生正式入住。 [45]
海南校区
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隶属于中央民族大学,为独立法人事业机构,于2020年正式注册成立。 [162]位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51]海南国际学院作为学校二级独立机构,下设党办院办、教务部、学工部、保障部四个职能部门,及密德萨斯学院、大数据学院两个二级学院。 [163]
2023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澳门城市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办学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密德萨斯学院,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和外国硕士学位教育,开设舞蹈表演、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本科专业,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硕士专业。2023年9月,海南国际学院首次招生。 [162]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十三五”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各种类别项目连续四年保持在每年50项以上,其中,年度项目连续四年立项数都在30项以上;民族学(民族研究)类别连年立项数排名全国第一。 [27]
在国家民委公布的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中,中央民族大学共有13项参评成果获奖,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142]
2019年起,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承担重大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料整理及研究”“基督教中国化之经典、礼仪与思想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020年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2021年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2023年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