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中国北京市境内公办高校
【秒懂百科】我的母校: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00:55
北京市公办大专推荐——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03:32
收藏
34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Beijing College of Sports)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北京市体育局于2008年6月创建的一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学校是在原北京市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北京市第二、第五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整合而成的。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院设有2系1部,开设4个高职专业;在校生近千人。
创办时间
2008年6月
学校官网
http://www.bjtzhy.org
图集
目录
1办学历史
2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办学宗旨
▪硬件设施
▪机构设置
3教学层次
▪初中教育
▪中职教育
▪专科教育
4合作交流
5学术成果
6主要职责
7现任领导
8所获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外文名
Beijing College of Sports
所在地
北京市
创办时间
2008年6月
办学性质
公办
学校类别
体育类
主管部门
北京市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彦席 [7]、校长:石风华
高职专业
4个
院系设置
2系1部
校 训
崇德尚体,授技育人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光彩北路4号院(木樨园训练基地内) [5](本部)
北京市大兴区芦城乡政府路21号(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院内) [5]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东街29号(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院内) [5]
院校代码
14215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共1161个词条151.1万阅读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共27个词条2.6万阅读
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是北京市境内的技术学校,为北京市体育局下设机构。是北京市体育局直属公益一类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北京和国家培养、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完成国内外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任务。
北京市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市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四块玉体育训练基地,1993年迁至丰台区光彩北路4号,并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1993年底,工体训练基地并入学校,1998年花样游泳队由先农坛迁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已成为北京市体育局最大的训练基地。2017年10月12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北京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上,获得“重大贡献单位”荣誉。
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
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Beijing Shichahai Sports School)是由北京市体育局主管的中等职业学校,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什刹海西岸,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全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北京市什刹海青少年业余体校”;1970年改建为“北京市业余体校”;1984年“北京市业余体校”名称改为“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1985年“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北京市什刹海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同时挂牌;1986年正式命名为“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学校长期培训有长训运动员800余名,运动员年龄6至30岁不等,有北京市专业队、二级运动班和青少年业余训练3种类型。
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暨北京市第三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86年8月,是北京市体育局重点竞技体育训练基地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6.7万平方米(约550亩),教职员工近700人,现有棒球、划船、射箭、自行车、曲棍球五个竞技体育项目。 学校主要肩负着为北京和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的任务,代表北京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为北京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提供全面服务。学校训练、教学设施齐备,功能齐全,拥有国际一流的曲棍球训练馆、自行车训练馆,以及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棒球场、射箭场、身体训练馆、棒球训练馆、射箭训练馆等,还有可容纳1000余人同时入住的公寓楼、可容纳700人同时就餐的运动员餐厅。在教学方面,学校拥有标准正规的物理、化学、运动解剖实验室,以及现代化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等等。
共24个词条2.0万阅读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正式改制更名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学校隶属关系由原煤炭部主管调整为北京市主管,2007年学院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5年成为首批试点北京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的三所高职院校之一。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截至2024年6月,学院设有7个教学院(部),开办27个专业。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Beijing Jiaoto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由昌平区人民政府举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于1984年成立,前身为北方交通大学昌平分校,1999年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1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为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据2025年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设有5个教学系(部),开办普通高职专业27个。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怀柔分院,2002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截至2024年5月,学院占地186亩,建筑面积6.23万平方米;设有4系1部,开设16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700多人;有专任教师142人。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Beijing College of Sports)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北京市体育局于2008年6月创建的一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是在原北京市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北京市第二、第五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院设有2系1部,开设4个高职专业;在校生近千人。
共15个词条7195阅读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部门:北京市
办学历史
该校是在原北京市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北京市第五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整合而成的。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职工合照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校园环境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校园环境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专业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院设有2系1部,开设4个高职专业。
类别 | 专业名称 |
---|---|
高职三年制 | 竞技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竞技体能方向)、社会体育专业(康体健身方向)、 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
高职五年制 | 运动训练专业 |
成人专科教育 | 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
参考资料: [3-4] |
办学宗旨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以培养优秀职业运动员为主要宗旨,兼顾培养社会体育和体育产业人才。
计算机教室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办的各类学历教育,高职、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的管理;根据市教委有关政策和规定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拟定学院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教育管理改革意见,并组织实施;承担高职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籍管理、毕业生审核与毕业证书颁发工作;负责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经营人才的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承办北京市体育局系统内相关培训事项;承担北京市体育局系统优秀运动员退役转型期间职业技能及相关培训工作。
学院注重体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造就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体育职业人才,同时为运动员退役后顺利转型就业搭建桥梁。学院同时开展各类与体育职业相关的岗位资质培训,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体育人才,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体育职业院校。
硬件设施
多媒体教室
学院为各学科教学配备了适用充足的电化教学辅助设备,建有十一个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教室,一个电子阅览室,一个语音室,建有两兆光纤出口的校园网,有24500册电子图书,有制作多媒体教材课件的必要设备。
机构设置
办公室 | 党委办公室 | 人事部 | 财务部 | 教务处 | 科研规划部 |
学生处 | 招生就业办公室 | 教育督导室 | 网络信息中心 | 后勤保障部 | 金海湖实训基地 [2] |
教学层次
初中教育
类别 | 简介 |
---|---|
学校 | 北京市第二二二中学 |
学制 | 三年 |
招生对象 | 专业队内部招生 |
学习形式 | 全日制(半天专项训练) |
学习地点 | 院本部 |
培养方向 |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的要求,结合优秀运动队的专业特点,在初中阶段,对运动员继续实施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使学生运动员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为竞技体育事业献身,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运动员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使学生运动员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使学生运动员具有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在竞技运动中为祖国创造优异成绩,树立为竞技体育事业献身的责任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
中职教育
类别 | 简介 |
---|---|
学校 |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中专部) |
专业 | 运动训练专业 |
学制 | 三年 |
招生对象 | 专业队内部招生并有少量社会招生 |
学习形式 | 全日制(半天专项训练) |
学习地点 | 院本部或先农坛教学点 |
培养方向 |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中等文化程度,中等体育专业理论的高水平专项运动技术的优秀运动员和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等体育运动人才。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为竞技体育事业献身的责任感,为国争光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使学生具有中等文化程度,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专业理论,并能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自己进行科学专项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应用知识和创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运动技能,在竞技运动中积极进取、勇攀高峰、创造最佳运动成绩。使学生从一次性就业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 |
类别 | 简介 |
---|---|
学校 |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中专部) |
专业名称 | 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 |
学制 | 三年 |
招生对象 |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
学习形式 | 全日制 |
学习地点 | 院本部 |
培养方向 | 本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能够从事体育经营管理、有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初中级大众健身的服务与管理人才。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团结协作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方法和基本技术,具有从事体育休闲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体育休闲、健身的宣传能力,具有使用维护和简单维修体育器械的能力。本专业就业面向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场所,从事一般运动项目技能和健身方法、传授与指导群众休闲健身的组织管理工作。 |
专科教育
类别 | 简介 |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能够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运动队、业余体校等部门从事运动训练、训练管理以及相关工作的体育人才。 |
学制 | 三年 |
学习形式 | 业余 |
学习地点 | 院本部 |
招生对象 | 面向北京市运动队和社会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人员 |
类别 | 简介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运动营养和保健康复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够在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大众健身、餐饮服务等部门从事营养健康、保健康复指导等专业工作的专门人才。 |
学制 | 三年 |
学习形式 | 业余 |
学习地点 | 院本部 |
学习地点:院本部
类别 | 简介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体育事业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和创新精神,在休闲健身娱乐行业和体育场馆设施服务和管理行业中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线工作人员和中高级实用人才。 |
学制 | 三年 二年 |
学习形式 | 业余 脱产 |
学习地点 | 院本部 |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分别与万龙度假天堂、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有限公司等多家冰雪企业签署了“共建冰雪专业合作意向书”及“校企合作协议”,其中与北京华星辉煌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办冰球方向订单班,与芬兰凯撒卡里奥体育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自2018年以来,分别与奇趣童年运动馆、趣动旅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格易美童趣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儿童体智能训练专业方向;先后与中金育能教育科技集团、亚洲康复体能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合作,开办运动康复专业方向。
学术成果
论文获奖情况
论文名称 | 作者 | 获奖等级 |
---|---|---|
体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探究 | 刘阳 | 获二等奖 |
国外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研究 | 李帅星 | 获三等奖 |
北京市高等体育职业教育设置招生专业的调研论证 | 牛映雪 | 获三等奖 |
在体育高职校运用“实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 易南 | 获三等奖 |
体育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构建与实施 | 杨阳、田定西 | 获一等奖 |
国外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研究 | 李帅星、李建亚、殷燕、郑朝霞 | 获二等奖 |
“十五”期间北京市退役运动员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 王桦、吴丽霞等 | 获三等奖 |
体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探究——体育高职院校助推优秀运动员“二次就业”问题的探析 | 刘阳 | 获三等奖 |
北京市高等体育职业教育设置招生专业的调研论证 | 牛映雪、王桦、沈丽娟、李铮、刘阳 | 获三等奖 |
体育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沈丽娟 | 获优秀论文奖 |
主要职责
1.负责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办的各类学历教育,高职、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的管理;
2.根据市教委有关政策和规定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拟定学院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教育管理改革意见,并组织实施;
3.承担高职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籍管理、毕业生审核与毕业证书颁发工作;
4.负责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经营人才的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5.承办北京市体育局系统内相关培训事项;
6.承担北京市体育局系统优秀运动员退役转型期间职业技能及相关培训工作。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张军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王宁 |
党委副书记 | 张颖茜 |
副院长、党委委员 | 杨阳 |
副院长 | 陶放宇、李铂、王海峰 |
参考资料: [7] |
所获荣誉
2024年9月12日,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参加第33届夏季奥运会获奖运动员及其教练员和有关单位奖励的通报,其中给予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