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
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秒懂报考:2024北京联合大学招生政策解读
25:26
北京联合大学宣传片
03:56
招生多 选择也多 北京联合大学
02:45
北京联合大学,为什么不“更名”?
03:24
北京联合大学:性价比很不错、人才培养可圈可点!
02:42
北京联合大学在哪
01:32
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01:07
北京工商大学VS北京联合大学
03:39
北京联合大学若“改名”:华北大学或者北方大学,二者可选其一!
04:07
上海大学:对不起,北京联合大学,我对标的是北工大
01:43
北京联合大学王牌专业是什么?特色鲜明,考上就业不愁!
03:42
北京联合大学新学期校园:北四环校区
01:03
收藏
2390
北京联合大学(Beijing Union University)简称北京联大 (BUU),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是北京市最大的市属综合性大学、北京市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北京市应用型人才重点建设培养基地,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 ,入选“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全国首批“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于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创建的大学分校 。1985年,化学工程学院(原北京化工学院分院)、电气化铁道学院(原北方交通大学分校)、航天工程学院(原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又相继加入北京联合大学。1996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校部搬迁至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2001年,北京市教委同意原北京化工局职工大学划转给北京联合大学,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成人教育部。2008年,北京市教委同意北京化工学校和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并入北京联合大学 。
北京联合大学共有1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4.74万平方米 。学校招生本科专业63个,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考古学、文物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有在籍学生20300余人,教职员工共2550余名,专任教师1547名;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5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 。
创办时间
1978年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官网
http://www.buu.edu.cn
图集
目录
1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合并组建
▪后期发展
2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合作交流
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
4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社团文化
5校区情况
▪北四环校区
▪学院路校区
▪外馆斜街校区
▪红领巾桥校区
▪垡头校区
▪蒲黄榆校区
▪工体北路校区
▪北苑校区
6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7校园环境
▪综实楼
▪海棠广场
8校友情况
9所获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联合大学 [16]
外文名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UU) [16]
简 称
北京联大 [121]
所在地
北京市 [16]
创办时间
1978年 [16]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16]
学校类别
综合类 [8]
学校特色
北京市最大的市属综合性大学 [7-8]
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2016年) [112]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 [113]
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2021年) [114]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6]
现任领导
楚国清 [10](党委书记)、雷兴山 [10](党委副书记、校长)
本科专业
63个 [1](截至2023年9月)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 [1](截至2023年9月)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 [1](截至2023年9月)
博士点
考古学、文物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125]
院系设置
14个二级学院 [1](截至2023年9月)
校 训
学以致用 [16]
校 歌
《北京联合大学之歌》 [16]
校庆日
10月18日 [16]
地 址
北四环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93]
外馆斜街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5号 [93]
垡头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垡头西里三区18号 [93]
工体北路校区: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西里12号 [93]
北苑校区: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6号院甲1号 [93]展开
院校代码
11417 [115]
主要奖项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 [116]
2022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107]
2023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111]
2021-2022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奖 [109]
知名校友
刘鹤 [122]、尤权 [122]、傅政华 [122]、程连元 [122]、张工 [122]、刘北宪 [95]、李超钢 [96]、孙勐 [99]、支芬和 [102]
知名教师
贾少英 [49]、朱传华 [50]、孙爱萍 [50]
占地面积
434500 m² [1]((截至2023年9月))
学生人数
20300余人(截至2023年9月) [1]
教师人数
2550余名(截至2023年9月) [1]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共105个词条21.8万阅读
张子萱
张子萱,1984年2月6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平面模特。2002年,还在读大学的张子萱开始接触平面模特的工作,很快她就成为《瑞丽》杂志专属模特,之后还担任过《新锐》《女友》《精品购物指南》等诸多杂志的平面模特;除了参加各大走秀活动之外,她还担任过车模。此外,她还在MV中担任女主角,如2006年五月天的单曲《我又初恋了》、2007年马天宇的单曲《快乐童话》。2010年,因参加湖南卫视综艺《快乐大本营》,被滕华涛导演发掘,并邀请出演剧情片《失恋33天》中李可一角,从而正式进军演艺圈;随后凭借该片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两项提名,成功从模特转型演员。2012年,与滕华涛导演再次合作的都市剧《时尚女编辑》首播,演技获得赞誉,这也是她的首部电视剧作品。2013年,主演的都市剧《小爸爸》在开播首日即创下全国收视率第二的成绩,张子萱也凭借剧中的姗姗一角成为舆论的焦点。2014年,主演的青春片《匆匆那年》上映当月票房突破5亿;同年,获得风尚明星盛典明星风尚榜样奖。2015年后,张子萱逐渐淡出演艺圈,此前主演的古装探案喜剧《医馆笑传》、都市爱情剧《一念向北》、青春爱情剧《将爱之因为爱情》等作品陆续播出,其主演的情励志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于次年获得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青年创作影片奖。
童飞
童飞,Kimmy,曾用名童菲,1990年3月8日出生于中国山东省潍坊市,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内地女演员。2011年,童飞凭借出演电影《无价之宝》正式进入演艺圈。2012年,童飞出演王晶执导的战争电影《大上海》,饰演阿宝;同年,出演古装喜剧电影《笑功震武林》。2013年,童飞拍摄动作喜剧电影《澳门风云》,饰演主人公石一坚的女儿阿彩。2014年,童飞事业平稳发展,主演的喜剧电影《黑色喜剧》上映。2015年,其主演的时装剧《风云天地》播出;同年,童飞接拍电影《女汉子真爱公式》。2016年,童飞获“2016最具粉丝影响力明星颁奖典礼·年度新晋女神奖”;7月30日,童飞作为固定嘉宾参加安徽卫视真人秀节目《我们的法则》;同年,在电影《暮光·巴黎》中担演女主角林佩欣。2020年8月6日,其主演的影片《新上海滩·烈马争锋》正式宣布杀青;同年11月20日,参演的古装奇幻电影《西游之问道》在横店影视城开机。2024年1月13日,童飞主演的反毒犯罪题材电影《无间毒票》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全网首播。
于丹
于丹,女,1965年6月28日出生,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员、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文化学者、电视策划人。于丹的父亲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于是她从小便对唐诗宋词产生兴趣。1980年,进入北京四中学习。1982年,考入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文专业。1986年至198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自1988年开始,便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行业,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198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前往艺术研究院下属的印刷厂工作。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1998年至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攻读博士。2007年,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2012年,任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201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她还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栏目主讲《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系列讲座,并在多地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除此之外,她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先后执教《影视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等著作累计销量达600余万册,并被翻译成日文、英文、韩文等30种文字在世界发行。曾获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改革女性新闻人物、国际慈善名人奖等奖项。
王路
王路(Lu Wang),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并在北京大学获得EMBA学位。王路是中国数字信息领域里的老兵,拥有丰富的传媒管理、商业拓展经验,对用户在互联网及移动世界里的行为深蕴其道。2016年9月加盟百度,负责百度公司智慧城市业务发展、公共关系、公司市场、政府关系及职业道德建设。王路曾先后四次当选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现任泛大西洋投资运营合伙人。
共894个词条690.0万阅读
北京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清华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北京交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共14个词条2175阅读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是北京联合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学校的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北京大学分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1985年北京联合大学成立后两所分校分别成为学校下属的文理学院和文法学院,并于1994年合并为应用文理学院,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逐步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致力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院。学院以文、史、法、理为主体学科,建有北京高校“北京学”高精尖学科;现有考古学、中国史、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文物与博物馆、新闻与传播、图书情报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本科专业招生。目前,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346人。学院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建有院士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外馆斜街5号。前身为北京师范大学一、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3年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其功能是为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与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出身名门,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3年至今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建院以来,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育人理念,致力于为首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高水平师资。迄今为止,已累计培养了近30000名全日制毕业生,并对32000余名成教学生开展了各级各类培训。学院现有在校生近3900人,现为北京联合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学院确立坚持教师教育办学方向,着力办好小学和学前师资教育,成为培养首都小学、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基地。坚持“学以致用”的校训,围绕学做“四有”好老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多能一专”全科教育和“一专多能”单科教育并行的教师教育格局。实施多层次、多类型办学模式,以普通本科教师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推进“3+2+2”、“5+2”贯通式师资培养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始建于1978年,为北京联合大学下设二级学院,前身为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第一分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1997年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学院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CBD),是北京CBD商学院联盟成员单位。学院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国际会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六个本科专业,2021年,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秉承“学以致用”的校训,遵循“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应用创新,培养商界骨干,服务区域发展”办学使命,致力于建设深受业界好评的国际化商学院。2022年7月,学院正式通过AACSB初始认证,成为全球不到6%通过该认证的商学院之一,也是中国内地第39所、北京市属第1所通过该项认证的商学院。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商界骨干,现有金融、国际商务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数字化创新管理)学术硕士授权点,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国际会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本科专业。其中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国际会计)专业2022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会计学设国际会计方向班(ACCA)。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900余人,学院毕业生以“专业通、外语强、作风实、适应快、善沟通”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朝阳区垡头小区,毗邻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700余人。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将改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健康与环境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面向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健康北京”“和谐宜居之都”的城市建设目标,聚焦京津冀大健康和环境产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生个性化培养为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健康和环境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建院以来,学院已为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万六千余名毕业生,他们大多已逐步成长为业内骨干。
共594个词条33.8万阅读
1
清华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总分:992.6
2
北京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总分:898.6
3
浙江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总分:793.8
4
上海交通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总分:776.3
共64个词条1131阅读
法学
院(系):应用文理学院
档案学
院(系):应用文理学院
新闻学
院(系):应用文理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
院(系):应用文理学院
共817个词条8175阅读
清华大学
排名:1
北京大学
排名:2
浙江大学
排名:3
上海交通大学
排名:4
共590个词条58.9万阅读
1
清华大学
总分:1004.1
2
北京大学
总分:910.5
3
浙江大学
总分:822.9
4
上海交通大学
总分:778.6
共811个词条88.6万阅读
清华大学
排名:1
北京大学
排名:2
浙江大学
排名:3
上海交通大学
排名:4
共590个词条115.1万阅读
1
清华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2
北京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3
浙江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4
上海交通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共340个词条6991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排名:1;学校总分:65.5
上海财经大学
学校排名:2;学校总分:64.3
北京大学
学校排名:3;学校总分:62.7
厦门大学
学校排名:4;学校总分:61.9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于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创建的大学分校 。1985年5月,北京化工学院分院、北方交通大学分校、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又相继加入北京联合大学。这就是北京联合大学建成初期的十五所分院 。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办分校的号召,在市政府选定的北京市117中学校址上开始筹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 。
1983年7月,北京外贸学院分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实质性合并,校名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办学地址仍为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北京外贸学院分院位于安定门外外馆斜街的部分校舍转给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
1978年年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成立。次年2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正式开学,招收第一批学生,英、法、日三个专业78级学生490名,当年又招收了79级学生60名,共550名 。
1980年9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成立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全国第一个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始正式招生。当年9月3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了开学典礼,廖承志同志亲自为学院题写了“北京旅游学院”的校名。1983年春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第一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挑选了几名优秀学生,如高苏、刘艳华、唐苏明、曹芙蓉留校任教,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1985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组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并入并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
北京航空学院分院
北京航空学院第二分院校门
1978年,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与北京航空学院联合筹建北京航空学院第二分院,选址朝阳区塑料制品厂。北京航空学院一分院、北京第二医学院一分院、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创建 。
1982年11月1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发文将北京航空学院第一分院和北京航空学院第二分院合并为北京航空学院分院。合并初期,北航二分院改称二分部,校舍暂未作变动,北航分院两址办学,八里庄校址为其中之一。次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作出决定,将已经停办的北京第二医学院第一分院和北京师范学院第二分院并入北航分院,明确北航分院今后将以北京第二医学院第一分院位于盆儿胡同55号的校址为基地分步骤建校,北航二分院原来由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调入的领导干部和职工调回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位于八里庄的校舍退交回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1984年2月,北航分院迁出八里庄校址。同年7月,校舍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
清华大学分校
1978年11月,经市委同意,建立了清华一分校临时领导小组,在91中学原有条件基础上开始筹建清华一分校。清华一分校1978年年底招收第一届学生后,之后三年未招生,1982年招收了第二届学生,为电子技术专业的2个班 。
1982年12月2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同意并转发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市高教局的《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请示报告》中提出将清华大学一、二分校合并为清华大学分校,培养工科机、电方面的通用技术人才,规模1200人 。
北京工业学院分院
1978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校址选于北京印染厂技工学校,借用其教学楼的两层用于办学。1982年12月,工业学院一分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分院。1985年,工业学院分院成为当年组建的北京联合大学下设学院之一,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分校
1978年11月底,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协商,组建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二分校,分别为北京市普通教育培养文科和理科师资,隶属北京市高教局。次年2月初,首届学生入学,共招收本科生668人,其中中文专业269人,历史专业170人,政治教育专业229人。学生培养采用“三同”方案——与北京师范大学同系同级学生,同一教师、同一教材、同一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配合各系陆续招考教师,建立分校教师队伍 。
1983年9月,师大一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实质性合并,合并后的师大分校校址定在原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所在的外馆斜街5号 。
北京工业大学第一分校
北京工业大学第一分校
1978年12月14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的通知》(京革发〔1978〕536号),决定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其中包括工大一分校 。1978年12月,工大一分校筹建工作领导班子——临时领导小组成立,袁永厚任组长、陈仁高任副组长。次年1月,首批召收新生510人。其中,机械制造专业9个班,自动化专业3个班 。
北京大学分校
1978年,北京大学第一分校校址选在了183中学,将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和北京语言学院分院校址选在了西城教师进修校。在之后的大学分校调整中,北大一分校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并于一年多以后迁至海淀区后八家于庄子双清路原双清中学校址临时办学 。
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
1980年3月,按北京市政府发布的文件(京政发〔1980〕20号)通知,北京外国语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语言分院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1981年8月,三校完成实体合并,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结束阜成路白堆子和阜成门外西口两址办学,全部迁入原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址办学 。
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1978年年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校址选北京市第一六二中学。1984年,在此重建新校舍,人大二分校搬迁至在海淀区红联东村租借的校舍临时办学 。
化工学院分院
1978年,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北京化工学院第一分院校址选北京化工学校。1983年10月28日,北京市委教育部、市高教局联名函复市化工局,同意北京化工学院第一分院继续办学,并更名为北京化工学院分院,由市化工局自办和管理 。
北方交通大学分校
1978年11月,北方交通大学分校筹备组成立,曾洁光(时任北京铁路分局党委书记)为负责人,郑学文和韩德贵为小组成员。分校设立教务组、总务组和政工组;12月14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印发《关于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的通知》(京革发〔1978〕536号),决定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分校等33所高等学校分校。北方交通大学分校为33所分校中的一所。次年1月23日 首届新生报到,共招收5个专业15个班520人 。
1980年6月17日根据京发〔1980〕111号文件通知,学校改由北京铁路分局主管。1980年至1982年,分校停止招生 。
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
1978年,创办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设置系统工程、航空材料及工艺2个专业,计划招生100人,校址选于南苑东高地的七机部一院;同年,北航三分院首届招收了2个专业共105人。1979年1月24日,北航三分院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 。
北京中医学院分院
1978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向北京市委呈报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报告,附《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提出以东城区为主管单位,东城区卫生局为协作单位,创办北京中医学院分院,设置中医、中药2个专业,计划招生400人,校址选于位于东城区和平里蒋宅口的原和平北街小学 。
北京邮电学院分院
1978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向北京市委呈报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报告,附《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提出以海淀区为主管单位,电信局和长途局为协作单位,创办北京邮电学院分院,设置无线电技术和通信2个专业,计划招生800人,校址选于位于海淀区双清路的原双清路中学。1982年11月,邮电学院分院搬离此处,迁入位于海淀区五道口的原暂安处小学校址办学 。
合并组建
(17张)
1985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文通知,建立北京联合大学,分设下列十二所学院:文理学院(原北京大学分校)、经济管理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文法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原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外国语师范学院(原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旅游学院(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分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原清华大学分校)、电子工程学院(原北京邮电学院分院)、机械工程学院(原北京工业大学一分校)、轻工工程学院(原北京航空学院分院)、纺织工程学院(原北京工业学院分院)、中医药学院(原北京中医学院分院)。同时北京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北京职业大学机电学院纳入北京联合大学统一协调管理。北京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在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职业大学机电学院设在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由这两所学院主办,属大学专科性质。5月,北京化工学院分院、北方交通大学分校、原北京航空学院第三分院又相继加入北京联合大学。这就是北京联合大学建成初期的十五所分院 。
后期发展
1986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轻工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1989年12月16日,北京联合大学电气化铁道学院撤消。1990年6月,航空航天工业部(航教[1990]0751号文)决定,北京联合大学航天工程学院划出北京联合大学;8月24日,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北京工业大学。1993年3月,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并入首都师范大学;6月,北京市高教局同意海淀走读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
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
1994年3月18日,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与文法学院的档案、法律、政治等系合并,撤销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改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电子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 。
1995年12月,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校部。次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校部搬迁至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1997年12月,北京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校部,与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合并调整,成为信息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12月31日,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
2000年1月13日,北京市教委(京教计[2000]002号文)同意建立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月1日,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12月,北京市教委决定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并入北京联合大学校部 。
2001年1月6日,北京市教委同意原北京化工局职工大学划转给北京联合大学,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成人教育部;2月12日,北京市教委决定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6月,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东方大学城信息技术学院(后更名为东方信息技术学院) 。
2002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撤销,调整为4所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和管理学院;7月,北京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2003年2月,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1月,北京联合大学成人教育部并入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2月,教育部批准北京联合大学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 。次年5月19日,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次年3月9日,北京市教委同意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2008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网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10月,北京市教委同意北京化工学校和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并入北京联合大学 。2012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17年,学校获得批准,成为首批26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之一;12月,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18年7月,北京联合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加入“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 ,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北京联合大学阿尔山旅游学院 ;11月,北京联合大学当选中俄交通大学校长国际联盟中方主席单位 。翌年10月,北京联合大学成为全国首批25个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之一 。
2021年12月,工信部发函批准北京联合大学启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并纳入全国首批“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
2023年7月,学校再获批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12月,学校入选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2024年1月,北京联合大学与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成立和田研究院 ;3月10日,北京联合大学成立文化遗产卓越工程师学院 。3月14日,北京联合大学与门头沟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并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 10月,北京联合大学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考古学和文物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11月1日,北京市已建设的14个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包括北京联合大学的北京学交叉学科平台。 12月28日,北京联合大学教育融合创新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025年1月11日,北京联合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启动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设有14个学院,招生本科专业63个 。
学院 | 专业 |
---|---|
应用文理学院 | 法学 新闻学 档案学 网络与新媒体 文物与博物馆学 历史学 考古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 |
师范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英语(师范) 小学教育(师范) 学前教育(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应用心理学(师范) 科学教育(师范) 音乐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 应用心理学 |
商务学院 | 国际商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数字经济 |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业设计 生物工程 制药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烹饪与营养教育 英语 日语 西班牙语 |
智慧城市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通信工程 |
机器人学院 | 软件工程 机械工程 机器人工程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人工智能 |
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中外合作办学)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文化产业管理 会计学 |
特殊教育学院 | 特殊教育(师范) |
艺术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服装与服饰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工艺美术 绘画 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参考资料: [118]截至2024年6月(与官网简介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拥有北京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拥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领域,并且特设面向视障生源的中医硕士专业 [1]。社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类别 | 名称 |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中国史、地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设计学、政治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金融、法律、教育、新闻与传播、文物、博物馆、交通运输、中医、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国际商务、电子信息、土木水利、艺术、戏剧与影视 |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 北京学、工商管理 |
参考资料: [1]截至2023年9月 |
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 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学位类型 | 所属学科门类 |
---|---|---|---|
0302 | 政治学 | 学术学位 | 法学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学位 | 法学 |
0601 | 考古学 | 学术学位 | 历史学 |
0602 | 中国史 | 学术学位 | 历史学 |
0705 | 地理学 | 学术学位 | 理学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学位 | 工学 |
083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学术学位 | 工学 |
0835 | 软件工程 | 学术学位 | 工学 |
1202 | 工商管理学 | 学术学位 | 管理学 |
1403 | 设计学 | 学术学位 | 交叉学科 |
0251 | 金融 | 专业学位 | 经济学 |
0254 | 国际商务 | 专业学位 | 经济学 |
0351 | 法律 | 专业学位 | 法学 |
0451 | 教育 | 专业学位 | 教育学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专业学位 | 文学 |
0651 | 博物馆 | 专业学位 | 历史学 |
0854 | 电子信息 | 专业学位 | 工学 |
0859 | 土木水利 | 专业学位 | 工学 |
0861 | 交通运输 | 专业学位 | 工学 |
1057 | 中医 | 专业学位 | 医学 |
1253 | 会计 | 专业学位 | 管理学 |
1254 | 旅游管理 | 专业学位 | 管理学 |
1255 | 图书情报 | 专业学位 | 管理学 |
1354 | 戏剧与影视 | 专业学位 | 艺术学 |
1357 | 设计 | 专业学位 | 艺术学 |
1451 | 文物 | 专业学位 | 交叉学科 |
参考资料来源: [48]截至2023年11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教职员工共2550余名,专任教师1547名,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7人、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等16人,在聘特聘教授1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3人,长城学者10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2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8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1人,入选朝阳人才凤凰计划1人 。
类别 | 时间 | 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2019年 [49] | 贾少英 |
北京市优秀教师 | 2013年 [50] | 朱传华、曲欣、薛万欣、孙爱萍、程光、王美萍、孟宪东 |
2017年 [51] | 张远索、杭孝平、鲁彦娟、徐鲲、贾少英 | |
2022年 [52] | 黄可佳、李春旺、田彩云 | |
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 2013年 [50] | 曲学利 |
注:名录不全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12个本科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本科专业获批为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20个本科专业进入全国排名前20%(武大 RCCSE)。有应用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平台5个、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北京市级教学平台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获评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 部、二等奖两部、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 人;90 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 。
类别 | 名称 | ||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金融学、通信工程、机械工程 [47]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金融学、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应用心理学、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数字媒体艺术 [47] | ||
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数字媒体艺术、机械工程、历史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特殊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工艺美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环境设计、法学、学前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绘画 [47]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应用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3]、旅游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4] |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文化遗产传承应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53] |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教育心理学、智能交互技术、景泰蓝传统制作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创业 [55]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近三届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含参与),市级教学成果奖48项(含参与);6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 |
---|---|
匠师协同·双能支撑·孵扶联动:电子信息类专业能工巧匠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56] |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外语+”高职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6] |
从合格到卓越:职业院校青年教师 “赛育协同”专业发展模式的安徽实践 | |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 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6]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数字媒体专业群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7] |
“五维一体、分层递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
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的“英语+”高职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 |
跨区域跨校在线开放课程“1+M+N” 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57] |
培智学校综合课程开发与实践 | 基教类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8] |
统筹规划,构建高职和专升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职教类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8] |
中高本衔接框架下的中职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 职教类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58]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与亚洲、欧洲、美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获教育部批准,北京联合大学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本科项目,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联合大学俄交大联合交通学院”,并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学期交流项目、2+2或3+1本科双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 。
教学交流
合作学校 | 国家/地区 |
---|---|
思波利亚大学 Emporia State University. | 美国 |
肯特州立大学 Kent State University | 美国 |
拉萨耶大学 University of La Salle | 墨西哥 |
喀山联邦大学 Ka3aHCKWi eae panbHbln yHuaepcuTeT | 俄罗斯 |
雅盖隆大学 Jagallonia University | 波兰 |
纳瓦拉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Public Nawarra | 西班牙 |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University of Autonomous Bacelona | 西班牙 |
以色列布朗德 工程学院 ORT Braude College | 以色列 |
建国大学 Konkuk University | 韩国 |
首尔市立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eoul | 韩国 |
檀国大学 Dankook University | 韩国 |
国立韩国交通大学 Kore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ransportation | 韩国 |
新潟大学 Nigata University | 日本 |
爱知文教大学 Aich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日本 |
长野大学 Nagano University 加州州立大学 | 日本 |
弗雷斯诺分校 Califo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 | 美国 |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Nihon University | 日本 |
格里菲斯大学 Grifith University | 澳大利亚 |
黑山下戈里察大学 University of Donjia Gorica | 黑山 |
高知大学 Kochi University | 日本 |
明樱大学 Meio University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 日本 |
布法罗学院 Buffalo State, SUNY | 美国 |
韩国新罗大学 Silla University | 韩国 |
玛拉工艺大学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 | 马来西亚 |
布达佩斯商学院 Budapest Business School | 匈牙利 |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 | 马来西亚 |
明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美国 |
维捷布斯克 (马舍洛夫)国立大学 Vitebsk State| University n. a. P.M. Masherov 全俄对外经贸学院 | 白罗斯 |
西班牙内布里哈大学 BcepocCMickan akadeMn BHeWHei TOproBnw(MockBa) | 俄罗斯 |
Universidad Antonio De Nebrija | 西班牙 |
韩国嘉泉大学 Gachon University | 韩国 |
岭南大学 Lingnan University | 中国香港 |
参考资料: [47]截至2023年4月 |
合作学校 | 国家/地区 |
---|---|
斯旺西大学 Swansea University | 英国 |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 英国 |
西苏格兰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Scotland | 英国 |
雅盖隆大学 Jagallonia University | 波兰 |
梅西大学 Massey University | 新西兰 |
纳瓦拉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Public Nawarra | 西班牙 |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University of Autonomous Bacelona | 西班牙 |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 大卫大学 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 | 英国 |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 美国 |
大阪经济法科大学 Osak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 日本 |
城西国际大学 Josai Inernational University | 日本 |
鲍林格林大学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 美国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布法罗学院 Buffalo State, SUNY | 美国 |
韩国新罗大学 Silla University | 韩国 |
美国爱治伍德学院 Edgewood College | 美国 |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 堪萨斯分校 University of Missouri -Kansas City | 美国 |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 英国 |
法国雷恩商学院 ESC RENNES | 法国 |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 安德森管理学院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 美国 |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at Dresden | 德国 |
西悉尼大学 West Sydney University | 澳大利亚 |
维杰布斯克(马舍洛夫) 国立大学 Vitebsk State University Named After P.M. Masherov | 白罗斯 |
阿斯隆理工大学 Athlo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爱尔兰 |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 应用大学 Fachhochschule fur Oekonomie & Managemen | 德国 |
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 Anhalt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 德国 |
维杰布斯克(马舍洛夫) 国立大学 Vitebsk State University Named After P.M. Masherov | 白罗斯 |
韩国嘉泉大学 Gachon University | 韩国 |
邓迪大学 University of Dundee | 英国 |
参考资料: [47]截至2023年4月 |
合作学校 | 国家/地区 |
---|---|
莫斯科人文大学 MOCKOBCKMA ryMaHutapHbli yHMBepCnTeT | 俄罗斯 |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 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 | 英国 |
波兰哥白尼大学 The 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 in Torun | 波兰 |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美国 |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 Califonia State University,Fresno | 美国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美国 |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 美国 |
俄罗斯乌拉尔国立法律大学 Ural State University of Law | 俄罗斯 |
法国古人类研究所 Institut De Pale oanthropologie Humaine | 法国 |
英国博尔顿大学 University of Bolton | 英国 |
大阪经济法科大学 Osak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 日本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 Buffalo State, SUNY | 美国 |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 美国 |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 俄罗斯 |
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 英国 |
韩国新罗大学 Silla University | 韩国 |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分校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Va .Cit/ | 美国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y | 美国 |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Scotland | 英国 |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 安德森管理学院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 美国 |
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国 |
俄罗斯鲍曼技术大学 Bowm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俄罗斯 |
维捷布斯克(马舍洛夫)国立大学 Vitebsk State University n. a. P.M. Masherov | 白罗斯 |
梅西大学 Massey University | 新西兰 |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University of Autonomous Bacelona | 西班牙 |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University Malaysia Sabah | 马来西亚 |
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 BuTe6cKMi rocyAapCTBeHHOn yHMBep C MTeT MM. Mawepoea | 白罗斯 |
维捷布斯克(马舍洛夫)国立大学 Vitebsk State University n. a. P.M. Masherov | 白罗斯 |
邓迪大学 University of Dundee | 英国 |
美国阿什兰大学 Ashland University | 美国 |
韩国嘉泉大学 Gachon University | 韩国 |
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中国香港 |
参考资料: [47]截至2023年4月 |
学术交流
年份 | 学术会议名称 |
---|---|
2015 | 2015现代服务业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会 [59] |
“人造皮肤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和“红外图像在交通上的应用” [60] | |
“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思维” [61] | |
2017 | 智能计算与未来交通 [62] |
On Intelligent Clustering of Heterogeneous Data towards Big Data Analytics [63] | |
鲍泓副校长一行赴英国作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 [64] | |
鲍新中教授应邀赴江西理工大学讲学和学术交流 [65] | |
2018 | 实践教学中心董焱教授应邀参加“智能技术在医学实验室的应用与展望”学术交流会并作主题分享 [66] |
关注人类健康与环境和谐——第三届健康与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 [67] | |
管理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论文工作坊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68] | |
2019 | 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一行到管理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69] |
北京联大举行第六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学术交流 [70] | |
第四届健康与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打造绿色北京、健康北京 [71] | |
2021 | 应用科技学院和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为在读博士护航”学术交流研讨会 [72] |
2023 | 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举办2023中俄学术交流会 [73] |
校党委书记楚国清赴兴安盟参加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学术研讨班 [74] | |
国际旅游界知名学者、新西兰怀卡托大学Chris Ryan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交流 [75] | |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举办第七届健康与环境学术交流会研究生分论坛 [76] | |
2024 | 城轨学院举办2024第二届中俄学术交流会暨科研成果汇报交流 [77] |
注:名录不全,截至2024年5月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5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设有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考古研究院、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前沿智能技术研究院、人工环境与能源应用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58个 。
所属单位 | 科研机构名称 | |
---|---|---|
应用文理学院 | 北京学研究基地 | |
台湾研究院 | 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研究所 | 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 | |
旅游学院 | 旅游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 | |
旅游学院 | 国家智慧旅游重点实验室 | |
台湾研究院 |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 | |
旅游学院 |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 |
城市轨道交通与物 流学院 | 俄罗斯研究中心 | |
机器人学院 | 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 | |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机器人学院 | 北京市智能机械创新设计服务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机器人学院 | 脑与认知智能北京实验室 | |
参考资料: [78]截至2021年1月 |
北京联合大学人居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天然产物开发与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低碳零碳创新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经济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档案事务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现代休闲方式与旅游发展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智能交通与机器人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交通安全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前沿智能技术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传动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儿童及青少年学习与心理发展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可靠性检测与传感网技术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信息化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文化话语与文化认同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中小企业与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公众考古教育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首都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大数据商务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自贸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数字经济与创新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数字货币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企业社会创新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京津冀协同与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文化创意创新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功能因子与脑科学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设计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人工环境与能源应用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行业与教育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建造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数理与交叉科学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体育运动与健康研究所 | 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 |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 | 北京联合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
参考资料: [79]截止2023年4月 |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9月,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教师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0项,获批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64项,其中“智能车驾驶脑认知技术、平台与转化研究”“汉语盲文语料库建设研究”“博物馆文化旅游价值智能挖掘及展示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世界旅游强国的科学内涵与评价体系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史述论(1921-2021)”等10个项目为国家级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 。
时间 | 项目及奖项 |
---|---|
2015年 | 校长卢振洋教授主持项目“航天器舱体结构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80] |
2017年 | 韩建业教授主持的“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项目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1] |
2017年 | 陈悦新教授主持的“5-8世纪汉地佛像着衣法式”项目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1] |
2019年 | 张宝秀等人主持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项目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1] |
2019年 | 陶秋燕等人主持的“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项目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1] |
2019年 | 韩强等人主持的“《宣传工作条例》可行性研究和草案初拟”项目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1] |
2022年 | 张萌萌、何宁参与完成的“空天地协同的视觉智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82] |
注:名录不全,截至2023年9月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联合大学
截至2023年8月,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31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30种,报纸24种,电子图书158万余册,可访问的中外文数据库(子库)102个。图书馆积极致力于馆际间的合作,加入了北京市和全国范围内的文献保障体系,包括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等,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中心、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北京地区近80余所图书馆以及全国100余所高校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
学术刊物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 2003 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学报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北京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文·史·哲”“经济·法制·社会”及“本期专题”等。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获得了“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北京市属优秀学术期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名刊”等荣誉; 其“北京学研究”栏目进入了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工程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创刊于1987年,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开设的栏目有应用型大学研究、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地理科学与3S技术、特殊教育、应用技术及专题研究等。学报荣获“2020、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16年度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第二、三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北京市高校系统自然科学学报’三优’评比”一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来源期刊 。
《旅游学刊》
《旅游学刊》是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学术期刊(月刊),英文刊名TOURISM TRIBUNE。《旅游学刊》是连续多年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权威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
学校校徽的整体轮廓为圆形,象征学校“团结和谐”;校徽正中的“麦比乌斯圈”组合形成北京联合大学的英文缩写BUU,象征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体现坚韧、包容、奋进的精神;校徽颜色采用蓝色,象征智慧和梦想,传达学校师生用智慧实现梦想的信念 。
校旗
学校校旗分别为白色、红色、蓝色基底的长方形旗帜,旗面正中是校徽及中英文校名。其中,以白色为基底,旗面正中是蓝色校徽及中英文校名的为正式旗帜。以红、蓝色为基底,旗面正中是白色校徽及中英文校名的为辅助旗帜。
精神文化
校歌
北京联合大学之歌
校训
学以致用
教风
研究理论、研究课程、研究学生
学风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守正创新
联大品质
不负使命 勇于担当 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校庆日
校庆日定为10月18日,校友返校日为每年10月第三周的星期六 。
社团文化
社团名称 | 隶属单位 | 活动内容 |
---|---|---|
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 应用文理学院 | 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于2011年,宗旨是发展和促进中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研究的新思想和新技术,特别是在发掘方法、技术、考古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方面 [85] |
京韵文化社 | 应用文理学院 | 成立于2004年,为文化性较强的社团组织,社团宗旨是让京味儿流传、京韵得以传承。社团举行汉歌研习活动、重阳节蟒山登高活动、观看中国风现代舞舞剧活动、老北京小吃品尝活动等等 [85] |
民乐团 | 应用文理学院 | 于2001年10月成立的民乐艺术社团,是北京联合大学七大艺术社团之一。是一个民族器乐较全、演奏较有特色的中型民族管弦乐团,指导教师是茹秀华教授 [86] |
手语者社 | 特殊教育学院 | 手语者社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手语推广、手语公益课堂、聋听交流活动、手语晚会等。通过各种手语培训、手语讲座来提高社团成员的手语能力和手语教学推广能力。社团宗旨以“推广手语,服务社会”为己任,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手语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 [87] |
心理社 | 特殊教育学院 | 心理社于2007年成立,社团积极开展有益心理健康、宣传心理知识的活动。举办周五敬老院志愿服务、心理小讲座、心理拓展活动、冬日捐衣活动、高校书信交流等特色活动,以“助人自助,快乐成长 ”为活动理念,“快乐度过四年大学”为目的,去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让每一个社团成员从中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学会感恩,锻炼社员的自我展现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心理素质 [87] |
启明星针灸推拿社 | 特殊教育学院 | 启明星针灸推拿社成立于2004年,主要由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组成。社团以维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锻炼社员专业能力为主旨,主要开展校内外针灸推拿义诊、传统医学科普讲座和组织社员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等活动 [87] |
星火理论社 | 特殊教育学院 |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星火理论社成立于2015年9月,主要以政治类理论学习为基础,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和宣传的形式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探索人生、探索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7] |
财创社 | 管理学院 |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财创社成立于2017年,社团提供专业的财会资源,构建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全校同学了解感受财会知识,推动校企合作,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企业财务文化 [88] |
英语协会 | 智慧城市学院 | 北京联合大学英语协会成立于2005年,长期致力于开展各种英语活动,为同学们学习英语、锻炼口语水平搭建平台,主要活动有:英语角、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四六级模拟考等活动 [89] |
朝凰古风社 | 师范学院 | 朝凰古风社是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团委成立的文化传承类社团,宗旨是继承古风精神,弘扬国学文化;目标是让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沐浴在浓厚的古风的氛围中,在进一步理解古风中保持热爱、追求古风文化;理念是“学习、交流、表达” [90] |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北京联合大学主校区为北四环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学校现有11所高考招生学院,分布在北四环校区、工体北路校区、学院路校区、外馆斜街校区、红领巾桥校区、垡头校区、蒲黄榆校区 。
北四环校区
北四环校区平面图
北四环校区为北京联合大学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 。该校区有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智慧城市学院、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机器人学院、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院路校区
学院路校区平面图
学院路校区位于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校区设有应用文理学院 。
外馆斜街校区
外馆斜街校区平面图
外馆斜街校区位于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5号 ,该校区建有师范学院 。
红领巾桥校区
红领巾桥校区平面图
红领巾桥校区位于朝阳区延静东里甲3号 ,建有商务学院 。
垡头校区
垡头校区平面图
垡头校区位于朝阳区垡头西里三区18号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设立于此 。
蒲黄榆校区
蒲黄榆校区平面图
蒲黄榆校区位于丰台区永定门外蒲黄榆二巷甲1号 ,特殊教育学院设立于此 。
工体北路校区
工体北路校区平面图
工体北路校区位于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4号院 ,校区设有机器人学院 。
北苑校区
北苑校区平面图
北苑校区位于朝阳区北苑路6号院甲1号 ,设有应用科技学院 。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楚国清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雷兴山 |
党委副书记 | 倪赛力、李德煌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杜保德 |
副校长 | 鲍新中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常红梅、周彤、张萌萌、李雪华、米佳 |
参考资料: [10] |
校园环境
综实楼
综实楼
矗立在主校区的综实楼,是北京联合大学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在蔚蓝天空的照映下,显得高大恢宏 。
海棠广场
海棠广场
海棠广场是北四环校区的特色招牌,是学校的必打卡点,春天海棠广场花开烂漫,夏日则绿树成荫,可以拍照赏花,还会在此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
校友情况
姓名 | 成就 |
---|---|
刘北宪 | 2010年出任中国新闻社社长 [95] |
李超钢 | 2010年升任北京丰台区委书记 [96] |
刘琦 | 2010年任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97] |
马素萍 | 2020年任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 [98] |
王岚 | 2020年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 [98] |
李建文 | 2020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党委书记 [98] |
何立萍 | 2020年任职航天科工集团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 [98] |
孙勐 | 北京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99] |
辛涛 | 2019年任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 [100] |
王宁 | 2015年任北京市副市长 [101] |
支芬和 | 2011年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院长 [102] |
所获荣誉
时间 | 名称 |
---|---|
2022年 | 获评202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 [103] |
2022年 | 荣获首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104] |
2022年 | 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 [6] |
2022年 | 校团委荣获2022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105] |
2023年 | “我为家乡代言”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获评2022年度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106] |
2023年 | 在2022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107] |
2023年 | 在2023年首都高校国家安全暨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108] |
2023年 | 荣获2021-2022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奖 [109] |
2023年 | 荣获2023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季最佳组织奖 [110] |
2024年 | 荣获2023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111] |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2张)
(17张)
(2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