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北京警察学院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北京警察学院

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Beijing Police College

一分钟了解北京警察学院

01:15

想要报考北京警察学院,如何选科?高考多少分

01:27

家长咨询北京警察学院,张雪峰:提前批本科和提前批专科一样

02:15

北京警察学院:我的祖国(快闪)

06:47

传承红色基因,北京警察学院举办“定向体育”活动

02:00

北京警察学院清明活动

01:14

不忘初心铸警魂,传承警心,北京警察学院每天徒步五公里锻炼身体

03:22

北京警察学院2023年本科录取完成,最高分625分!

01:14

北京警察学院“片儿警导师”厉害了!专门教授“社区警务”科目

03:32

永远缅怀!北京警察学院新生在首都公安英烈祭奠园向英烈默哀

01:36

公安海警学院刑事警察学院北京警察学院

16:57

【“警界精英”养成全纪录】北京警察学院被誉为首都人民警察的摇篮,这里培养的学生百分之95以上从事首都公安工作,与其他院校不同,这里的学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还有一些别开生面的实战对抗课程,实战射击,别的学校可不教。

07:09

收藏

259

36

北京警察学院(Beijing Police College),简称“北京警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南涧路11号,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主管 ;是首都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基地、公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首都在职民警培训基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专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公安部外警培训基地和警务驾驶训练基地。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4月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1973年,改建为北京市公安学校,历经北京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外语学院(1983-1984),北京人民警察学院(1984-2006)。1997年,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1981-1997)并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2001年,北京市第二人民警察学校(1984-2001)并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基础上设立北京警察学院,开展全日制公安高等本科教育。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北京警察学院占地面积75.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余平方米。学校有10个教学系部,设有9个本科专业,本科招生专业有7个;截至2023年12月,有专任教师143人,外聘教师17人 ,有全日制在校生总数2319人,本科生2067人,专科生252人 

创办时间

1949年

主管部门

北京市

学校官网

http://www.bjpc.edu.cn

图集

目录

  1. 1历史沿革

  2. 2办学条件

  3. 单位职责

  4. 机构编制

  5. 院系设置

  6. 师资力量

  7. 教学建设

  8. 合作交流

  9. 3学术研究

  10. 科研平台

  11. 研究成果

  12. 学术资源

  13. 4校园文化

  14. 学校标志

  15. 精神文化

  16. 社团文化

  17. 5行政管理

  18. 6校友情况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北京警察学院

  • 外文名

  • Beijing Police College

  • 简    称

  • 北京警院(BPC)

  • 所在地

  • 北京市

  • 创办时间

  • 1949年

  • 办学性质

  • 公办高校

  • 学校类别

  • 政法类

  • 学校特色

  •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主管部门

  • 北京市

  • 现任领导

  • 校长:伍伟党委书记:田峡 [14]

  • 本科专业

  • 9个 [2](2024年10月)

  • 院系设置

  • 10个教学系部 [18](2024年10月)

  • 校    训

  • 坚定、勤奋、求实、严明

  • 校    歌

  • 《北京警察学院院歌》

  • 校庆日

  • 4月26日

  • 地    址

  •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南涧路11号

  • 院校代码

  • 14019

  • 知名校友

  • 孟昆玉 [20]刘婧 [20]马拓 [20]小伟 [20]

  • 占地面积

  • 758800 m² [2](2024年10月)

  • 在校学生

  • 2319人 [3](2023年12月)

  • 专任教师

  • 143人 [15](2024年10月)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办本科名单

共894个词条690.0万阅读

北京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清华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北京交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2024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

共34个词条3.3万阅读

1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又译Zhengfa University),简称“法大”(CUPL),位于北京市,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加入全球法学院联盟、欧亚太平洋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洲法律学会、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政治系、法律系和辅仁大学社会系合并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设有21个教学单位、27个本科专业;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截至2023年9月,共有学生18442人,专任教师1058人,其中博士占比87.7%。

2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华政(ECUPL),位于上海,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原名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6月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0年,学校由司法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成为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松江、长宁、普陀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26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截至2022年9月,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

3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直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由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是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正式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正式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2月28日,西南政法大学人权学院举行揭牌仪式;2024年6月29日,西南政法大学卫生健康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渝北、沙坪坝和宝圣湖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该校设5个学部,15个学院,共29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2个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

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公大”,位于北京市,登记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是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立于1948年,前身为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经过多次更名和迁址,1953年扩建为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培训对象变为轮训在职的领导干部为主。此后学校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到1984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中央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学校。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占地1200余亩,馆藏图书150万余册。有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研究机构等。截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本科专业总数18个,涵盖2个学科门类。工学门类专业6个、法学门类专业12个。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

北京警察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共7个词条669阅读

治安学

院(系):治安系

侦查学

院(系):侦查系

刑事科学技术

院(系):刑事科学技术系

涉外警务

院(系):涉外警务系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

共817个词条8175阅读

清华大学

排名:1

北京大学

排名:2

浙江大学

排名:3

上海交通大学

排名:4

2023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

共34个词条8220阅读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又译Zhengfa University),简称“法大”(CUPL),位于北京市,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加入全球法学院联盟、欧亚太平洋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洲法律学会、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政治系、法律系和辅仁大学社会系合并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6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办学格局。进修学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设有21个教学单位、27个本科专业;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截至2023年9月,共有学生18442人,专任教师1058人,其中博士占比87.7%。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华政(ECUPL),位于上海,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原名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6月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0年,学校由司法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成为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松江、长宁、普陀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26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截至2022年9月,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西政”,位于重庆市,是直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由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是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正式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正式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2月28日,西南政法大学人权学院举行揭牌仪式;2024年6月29日,西南政法大学卫生健康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渝北、沙坪坝和宝圣湖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该校设5个学部,15个学院,共29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2个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公大”,位于北京市,登记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号。是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立于1948年,前身为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经过多次更名和迁址,1953年扩建为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培训对象变为轮训在职的领导干部为主。此后学校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到1984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中央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学校。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占地1200余亩,馆藏图书150万余册。有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研究机构等。截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本科专业总数18个,涵盖2个学科门类。工学门类专业6个、法学门类专业12个。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

共811个词条88.6万阅读

清华大学

排名:1

北京大学

排名:2

浙江大学

排名:3

上海交通大学

排名:4

2022软科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

共33个词条25.2万阅读

中国政法大学

排名:1

华东政法大学

排名:2

西南政法大学

排名:3

西北政法大学

排名:4

2022软科中国大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排名

共12个词条1.1万阅读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专业评级:A+

2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专业评级:A+

3

浙江警察学院

专业评级:A+

4

辽宁警察学院

专业评级:B+

2022软科中国大学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排名

共10个词条3394阅读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专业评级:A+

2

四川警察学院

专业评级:A+

3

浙江警察学院

专业评级:B+

4

湖南警察学院

专业评级:B

2024软科中国大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排名

共12个词条210阅读

1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Beijing Police College),简称“北京警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南涧路11号,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主管;是首都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基地、公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首都在职民警培训基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专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公安部外警培训基地和警务驾驶训练基地。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4月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1973年,改建为北京市公安学校,历经北京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外语学院(1983-1984),北京人民警察学院(1984-2006)。1997年,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1981-1997)并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2001年,北京市第二人民警察学校(1984-2001)并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基础上设立北京警察学院,开展全日制公安高等本科教育。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北京警察学院占地面积75.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余平方米。学校有10个教学系部,设有9个本科专业,本科招生专业有7个;截至2023年12月,有专任教师143人,外聘教师17人,有全日制在校生总数2319人,本科生2067人,专科生252人。

1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刑警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是公安部技术侦察干部培训基地、公安部禁毒警察培训基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确定的“全军保卫部门刑事侦查骨干培训基地”,被誉为“中国刑警的最高学府”。承担公安部下达计划的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骨干人才培训班,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全国专业师资培训班等培训任务;军队保卫部门和全国各省市公安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委托举办的各类岗位培训班。开展侦查学和警犬技术函授本、专科学历教育。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5月的东北公安训练队,历经东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81年1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建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开展公安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基础教研部物理教研室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据2024年11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775亩。教职工837人,其中专任教师464人(教授76人,副教授144人,博士学位教师222人),在校本科生7209人,研究生1482人。设有7个教学型二级学院,3个管理型二级学院,开办13个公安本科专业、设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医学、国家安全学5个一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3

辽宁警察学院

辽宁警察学院(Liaoning Police College)是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省属公安本科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举办的创新成果展副组长单位,学校培训工作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辽宁警察学院起源于1960年的辽西工业大学,1978年更名为辽宁省公安学校,1980年更名为辽宁省人民警察学校,1985年升格为辽宁省警官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试办侦查、痕迹检验本科专业,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辽宁警察学院。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59万平方米,分院位于鞍山市铁东区千山中路,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开设1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编制580人,全日制在校生5335人。

4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警察学院(Zhejiang Police College),简称“浙警院”(ZJPC),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警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浙江省文明单位”。学校前身为1949年5月建立的杭州市军管会人民警察训练班,1950年改建为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1978年开始中专学历教育,对外称浙江省公安学校(1982年中专学历教育单独划出,建立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1985年创办专科学历教育,建立浙江公安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2007年3月升格为浙江警察学院。截至2024年4月,有滨江和临安2个校区。图书馆馆藏文献88.9万册,中外文报刊784种,电子图书193万册,数字资源库22个。下设13个教学科研机构。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教职工488人,全国公安教育成绩突出集体3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1个。

历史沿革


1949年4月,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成立,主要培养公安干部和预备警员。

1981年,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成立,开展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培养预备警员。

1983年,北京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外语学院成立。

1984年,北京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外语学院更名为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开展成人公安高等专科教育;同年,北京市第二人民警察学校成立,开展在职民警中专学历教育,培养在职民警和预备警员。

2000年,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北京市第二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北京人民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基础上设立北京警察学院,开展全日制公安高等本科教育。

2007年,暂停本科教育,加挂北京市公安局警察训练总队牌子,主要承担在职民警训练任务。

2012年,恢复公安高等本专科教育。 

2015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办学条件

单位职责

北京警察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北京市人民政府为举办者、北京市公安局为行政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一所教学应用型公安院校,为独立核算、全额预算拨款事业法人单位。北京警察学院主要职能包括:开展公安高等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继续教育;开展在职民警训练和外警培训;开展警务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机构编制

北京警察学院内设机构共26个,分别是办公室、纪委、组织人事训练处、党建宣传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后勤管理处、装备财务处、警察训练部、科技信息网络处、教学评估及学科建设处、实验实训中心、科研处、图书馆、侦查系、治安系、刑事科学技术系、网络安全保卫系、公安管理系、道路交通管理系、法律系、警务技战术系、公共基础教研部、英语教研部、警用车辆特种驾驶教研部。无下属单位。 

北京警察学院事业编制545人。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0个教学系部,设有9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

教学系部

本科专业

治安系

治安学

侦查系

侦查学

刑事科学技术系

刑事科学技术

公安管理系

公安管理学

涉外警务系

涉外警务

道路交通管理系

交通管理工程

网络安全保卫系

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法律教研部

法学

基础理论部

----- [4-5]

警务技战术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专任教师143人、外聘教师17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51.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12:1。按折合学生数2319计算,生师比为15.3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9.65%;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7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3.15%;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3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2.31% 

名师

类别

名称

公安部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张明、佟晖

北京市教学名师

李群英、武磊、迟松剑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宋淼 [6]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1个,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1个。 

质量工程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警务车辆特种驾驶技术》

公安部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

治安学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

网络安全与执法 [2]

  • 学生成绩

2018-19学年,学校学生获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19项,省部级文艺、体育竞赛奖项36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1篇。 

合作交流

学院与世界多国警察机构开展友好交往和学术交流。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科研活动的开展,特别是首都北京发展战略定位于“四个中心”,学院对外交往和学术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信显示,学校有校级科研平台多个。 

科研平台

类别

名称

校级科研平台

跨国移民研究中心、食品药品与环境安全治理研究中心、国别与区域警务研究中心等 [7-9]

研究成果

2018年,学校获北京市公安局科研项目4项 ;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4项。 

2019年,学校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1项。 

科研成果

类别

名称

公安部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警用新式防暴盾牌》

北京市公安局科研项目

《基于大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预警技术及应用》《汗潜手印中海洛因成分的预处理方法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研究》《平安北京:治安防控体系架构与运行机制研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

《室内地板上微量血汗尿灰尘及其混合足迹快速显现技术》《公安院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路径研究》《京津冀警察跨域执法协同机制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侦查思维发展研究》 [10-12]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院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9840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764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68.05万册,当年新增13562册,生均纸质图书293.45册。图书馆还拥电子期刊28.11万册,学位论文335万册,音视频71418.53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16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464.4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8.95万篇次 

  • 学术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公安局主管、北京警察学院主办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主要有政治理论、法学与法律适用、社会治安、侦查研究、犯罪研究、现代警务、公安管理、公安科技、教育与训练等栏目;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 校徽

校徽是以内外同心圆构型,蓝底白色。内圆由橄榄枝、盾牌、四角星花、礼堂、甬道喷泉和打开的书籍图案构成;内外圆之间由中英文校名和建校年份组成。 

校徽

  • 校旗

校旗是长方形,红底黄字黄流苏。旗面居中自上而下印有横式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训

坚定、勤奋、求实、严明 

  • 校歌

北京警察学院校歌为《北京警察学院院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0月,学院登记在册的社团共有31个,分为五大类,其中思想政治类2个,文化体育类20个,学术科技类7个,志愿公益类2个。 

  • 大学生交通安全宣讲团

学院大学生交通安全宣讲团由学院道路交通管理系学生“交通安全宣传学雷锋岗”组成,是学院思政育人、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曾获北京市“优秀学雷锋岗位”称号。成立近十年来,学生们始终秉承“志愿奉献、服务社会”的宗旨,深入学校、社会、企业等多地开展交通安全宣讲,受众达到三万多人。 

2023年6月30日,受央视新闻邀请,参与“知危险会避险”暑期儿童安多贵州、山西、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交警共同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收到良好效果,全网播放量超过1500万次。 

大学生交通安全宣讲团

  • 零壹社团

零壹社团是学院网络安全保卫系科技社团,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动手能力为宗旨,旨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主要以攻防、取证、大数据等为主要学习方向。开展各种交流和协作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课余活动为学院信息科技作出贡献,给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实践机会,构建实践与创新的教育环境,让警院学子在科技的摇篮中全面发展。 

2023年获得首届“盘古石杯”电子取证分析大赛三等奖,2022年获得第六届“蓝帽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技术大赛总决赛团体赛优胜奖、第四届长安杯电子数据取证比赛一等奖、第四届“智警杯”全国公安院校大学生大数据技能竞赛三等奖、第八届美亚杯电子数据取证比赛团体赛二等奖、第一届“智器云杯”数据情报分析大赛决赛三等奖、第四届“创享杯”全国电子数据取证小程序创新大赛创新三等奖、第四届“创享杯”全国电子数据取证小程序创新大赛人气一等奖。 

  • 模拟联合国社团

学院模拟联合国社团是由学院涉外警务系组织并由学院各系学生自愿结成的学术研究组织。社团旨在将国际关系与国际警务结合、将模拟联合国活动与警务特色相结合,培养社团成员组织策划和应变能力,研究写作和谈判能力。帮助社员开拓国际视野,提高英语交流水平。 

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主题为“多元幅辏,和合共生”的第29届模拟联合国大会中,获得“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杰出代表奖,主新闻中心荣誉提名奖,“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最佳风采奖。 

  • 乒乓球社团

学院兵乓球社团于2013年成立,旨在促进学院文体工作发展,充分展现警院风采,为热爱乒乓球运动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学院乒乓球社团多次承办学生系部之间的乒乓球比赛,提高了学院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热情和水平,让学院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国球的真正魅力。 

2023年首都高校乒乓球锦标赛中取得女子单打第二名、混双第三名;2021年首都高校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单打第三名;2020年首都高校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单打第二名。 

  • 青马社

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社(以下简称青马社)成立于2021年,是在学院党委领导的领导下,在学院思政部、团委指导下成立的学生社团。它积极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展现自身能力的平台,组织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悟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在一系列学生团体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着力培养一批崇尚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优秀青年。 

  • 阳光·爱

“阳光·爱”成立于2013年12月,是学院公安管理系学生自发成立的公益组织,2016年经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获评“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全院师生们的大力支持,先后发展志愿者500余名,为社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与关爱,先后组织开展爱心募捐、关爱困难师生、看望孤寡老人、主题义卖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累计500余小时。在公益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始终坚持“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初心,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传递社会公益美德。 

社团于2023年第二学期每两周利用周末时间前往昌平区南口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为老人捐赠物资,陪伴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南口敬老院建立了互帮互助的桥梁,在2016年被市局颁发为“学雷锋模范岗”。 社团还举办了阳光·爱“一路有你 益起同行”主题义卖活动,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 游泳社团

学院游泳社团是一支团结有爱,有硬实力的社团。游泳社团以“丰富校园生活,普及游泳运动”为宗旨,培训广大同学积极参加游泳锻炼,推广游泳运动,普及游泳自救常识。近年来,游泳社团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每年的吐故纳新和刻苦训练,社团的整体水平迅速提高,多次在首都高校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6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锦标赛乙组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2017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冠军赛(浩沙杯)乙组男子团体总分第五名,2018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冠军赛(浩沙杯)乙组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2021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锦标赛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等奖项。 

  • 羽毛球社团

学院羽毛球社成立于2017年,社团积极响应国家高等学校社团改革号召,坚持提升体质、强健体魄的目标,坚持兴趣爱好与科学训练相结合,坚持创新引领社团发展,改进训练内容、创新锻炼方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民警察而不懈努力奋斗。 

2023年4月参加首都高校羽毛球锦标赛取得乙C组男子单打第二名。2021年12月日参加首都高校羽毛球锦标赛取得男单八强、男单小组第三和女单小组第三的好成绩。 

  • 交通科技协会

交通科技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将前沿科技与交通专业特色文化相结合的社团。激发科研热情、树立前沿时代精神、启迪创造创新思维、推动科学实践是交通科技协会创立的目的。社团针对当前交通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研学探讨、致力攻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023年交通科协成员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积极筹备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设计表达竞赛及第十三届国际“Virtual Design World Cup”竞赛。 

行政管理


  •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田峡

党委副书记、院长

伍伟

党委委员、副院长

李敏蓉、李蕤、佟晖、赵欣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崔阳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0月 [14]

校友情况


校友情况

姓名

成就/职务

左擎宇

海淀分局法制支队案件审核中队民警 [19]

孟昆玉

交管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 [20]

刘婧

出入境管理总队中队长 [20]

马拓

公交总队回龙观派出所民警 [20]

小伟

机动侦查总队中队长 [20]

吕闫冬梅

朝阳分局建外派出所民警 [20]

注:排名不分先后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0月


联系方式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联系方式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