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Beijing Film Academy
艺术类院校
一分钟了解北京电影学院
01:02
北电中戏北舞新生报到名场面!美女帅哥扎堆高颜值成风景线,引网友围观
01:26
北京电影学院排名怎么样,好不好考,有什么专业
24:12
北电是什么学校?有哪些明星出自北电?
04:20
北京电影学院的由来
01:01
盘点那些网络上北影教材名场面,每一段都是真情的流露
11:07
北京电影学院培养众多明星
01:12
光影梦想的启航站!揭秘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界的璀璨明珠
02:47
北京电影学院举行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00:46
北京电影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精彩瞬间!
02:24
北电是什么学校?
00:18
收藏
16432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北影(BFA)”, 位于北京市,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 的全日制艺术高校。
该校曾获批“国家电影智库”等6个研究基地, 及获得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 是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2018中国科幻大会优秀组织单位, 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 2003年,该校首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有海淀校区和怀柔校区两个校区,其中海淀校区占地105亩,怀柔校区占地面积667亩。 截至2023年12月,该校设有16个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学部和思政部;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一流专业15个; 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各3个, 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8个; 有教职工617人(专任教师391人)、全日制在校生3797人。
创办时间
1950年6月
主管部门
北京市
学校官网
http://www.bfa.edu.cn
知名校友
张艺谋,陈凯歌,唐国强,蒋雯丽,陈坤
图集
目录
1历史沿革
▪萌芽时期
▪稳步发展
2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合作交流
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
4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精神文化
▪社团文化
5校区情况
▪海淀校区
▪怀柔校区
6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7校园环境
▪风雨体育场
▪剧场
▪胶片走廊
8校友情况
9所获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电影学院 [79]
外文名
Beijing Film Academy [79]
简 称
北电、北影(BFA) [79]
所在地
北京市 [1]
创办时间
1950年6月 [3]
创办人
陈波儿 [3]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101]
学校类别
艺术类 [1]
学校特色
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 [113]
国家“863”项目(2007年) [138]
主管部门
北京市 [14]
现任领导
周志军 [2] [241](党委书记)、扈强 [16](党委副书记、院长)
高职专业
3个 [47](截至2023年12月)
本科专业
23个 [47](截至2023年12月)
硕士点
一级学科3个(截至2023年12月) [47]
博士点
一级学科3个(截至2023年12月) [47]
院系设置
16个(截至2023年12月) [1] [12]
校 训
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82]
校 歌
《光影之梦》 [84]
校庆日
10月23日 [102]
地 址
海淀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22]
怀柔校区: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瑞丰大街1号 [22]
院校代码
10050 [103]
主要奖项
精神文明先进单位(1993年) [3]
首都文明单位(2015年) [99]
知名校友
张艺谋 [1]、陈凯歌 [1]、黄渤 [1]、陈坤 [1]、关晓彤 [1]、唐国强 [1]、王俊凯 [1]、田壮壮 [1]、张子枫 [1]、吴磊 [1]、周冬雨 [1]、杨幂 [134]、刘琳 [134]
知名教师
许晓丹 [7] [104]、陈兵 [21]、马精武 [18]、李苒苒 [18]、胡晓光 [19-20]、张辉 [19]、王劲松 [132]、姜丽芬 [132]、滴妮 [132]、高敬瑜 [132]、王春子 [132]、向能 [132]、隋兰 [133]、张杰勇 [133]
在编教职工
617人 [47](截至2023年12月)
在校学生
3797人 [47](截至2023年12月)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共304个词条122.1万阅读
刘尚娴
代表作:《老人的故事》
王君正
代表作:《苗苗》
常彦
代表作:《保密局的枪声》
马秉煜
代表作:《公安局长的独白》
共894个词条690.0万阅读
北京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清华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北京交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共6个词条894阅读
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
声音学院于2015年正式成立,其前身为1960年建立的电影工程系,以及1973年设立的录音系,是北京电影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迄今为业界培育了逾千名声音工作者。借助学校良好的电影教育环境和创作氛围,声音学院逐步在电影声音教育领域、乃至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中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竞争力,代表了中国声音艺术教育的最高水平。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前身为美术系,始建于1959年,是北京电影学院最早建立的四个主干系之一。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成立于2015年10月14日,当日举办“电影·美术·人”美术作品展览暨“电影视觉教育50年”论坛,同时宣布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正式成立暨中国电影视觉艺术研究院成立。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自1955年开办第一届制片管理专训班,到1987年正式建系,再到2015年由系转制为学院至今,管理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办学理念最先进,培养目标最明确,培养方案最科学,课程覆盖最全面的高级电影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是北京电影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学院开创于1950年,前身是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立了表演系。198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硕士学位授予点。2001年,北京电影学院在表演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表演学院。表演学院自建立以来,坚持将“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思想贯穿始终。历经近70年的发展,表演专业一直致力于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以育人为根、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政治思想过硬、专业精湛的表演艺术卓越人才。该院毕业生连续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金马奖(中国台湾)、金像奖(中国香港)、飞天奖、金鹰奖、文华奖、梅花奖、中国戏剧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另有一批优秀毕业生的作品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金贝壳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和迦太基国际电影节等国际重要奖项,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艺术家及优秀的编剧、导演。本专业凭借师生突出的艺术成就、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已成为培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创作高级人才的摇篮。
共17个词条2066阅读
戏剧影视导演
院(系):导演系
表演
院(系):表演学院
影视摄影与制作
院(系):摄影系
录音艺术
院(系):声音学院
共31个词条9.2万阅读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北京
共11个词条4988阅读
1
中国传媒大学
专业评级:A+
2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专业评级:A+
3
北京印刷学院
专业评级:B+
4
吉林艺术学院
专业评级:B+
共19个词条1059阅读
上海戏剧学院
学校排名:1;学校总分:18.0
北京电影学院
学校排名:2;学校总分:17.9
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排名:3;学校总分:17.5
中央戏剧学院
学校排名:3;学校总分:17.5
共3个词条1393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
排名:1
北京电影学院
排名:2
河北美术学院
排名:3
历史沿革
萌芽时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电影团团长袁牧之奉党中央的指派于1940年夏赴苏联莫斯科进行电影后期制作。袁牧之在苏联期间考察了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后,产生了中国要发展人民电影事业也需要办一个“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强烈初衷。日本投降后,袁牧之回国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并与厂里的党总支书记陈波儿议起此事,深得陈波儿的赞同,于是“办一所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成了他们的共同愿望。
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在袁牧之、陈波儿等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人领导下,并经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来总理同意,于1950年6月创建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简称表演艺术研究所),由陈波儿担任所长,王逸担任副所长。该所隶属电影局总支,为第8支部,首届支部书记为谢铁骊。所址设在西城区石老娘胡同4号院,后又逐渐发展了三处校舍(石老娘胡同9号院、受壁胡同、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占地面积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积有2000平方米。
1950年7月初,表演艺术研究所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始招生。1950年9月14日,该所第一个大专三年制的演员班38名学生举行了开学典礼。1951年新学年开始,又招了演员二班、编剧班,演员二班有24名学生入学,主任教员是陈怀恺;编剧班有37名学生,主任教员开始是林艺,不久后由耿西担任。1952年,该所又招收了一次插班生,第一批学生毕业时共有55名学生。
表演艺术研究所原址--西四石老娘胡同 [3]
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时期
1951年5月,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简称电影学校),调任白大方为校长,并兼中国共产党的支部书记。当时该电影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继承了解放区培养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传统,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影专业人才为主。于是1951年秋,该校演员一、二班、编剧班先后赴湖北汉阳参加土地改革6~8个月。之后,编剧班又深人石景山钢铁厂参加车间工会工作和石钢工人共同生活了三个月。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孙明经教授为首的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等三个学校的教学设备,调来本电影学校。至此,电影学校已成为具有艺术系科和技术系科的综合学校。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学校迁入北京新街口豁口外皇姑坟新建的校舍。新校舍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其中排练厅300平方米、剧场演出、放映1800平方米,教室、实验室600平方米,另在校址南边设置的简易操场15000平方米。院系调整后,1952年电影学校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开办了新闻摄影专修科、洗印专修科及苏州美专转来的动画专修科三个两年制的大专班,洗印专修科除大专班外,同时招收了洗印中专班;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电影放映工作,举办了民族地区放映师资训练班。直到1954年,又先后举办了新闻摄影干部训练班、第一期放映师资训练班、俄文专修班等在职干部培训班。
北京电影学校时期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校长为白大方,副校长兼党支部支记为卢梦。同年12月,该校派出一批留学生去苏联和民主德国等地学习电影编剧、电影摄影、电影美术及电影工程,同时又从苏联聘请电影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师资,并举办了导演、演员、摄影、制片四个专修班。
稳步发展
改制
1956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校址设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小西天,并任命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王阑西兼院长,章泯为第一副院长,钟敬之、吴印咸、卢梦为副院长,卢梦兼党总支部书记。建院后,该院专业学系设置为电影导演系、电影演员系、电影摄影系和放映师范专修科,同时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招收了86名学生。
拓展
1958年8月,经文化部批准,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建立。1959年,北京电影学院增设了本科五年制的电影美术系,并进行了招生。同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接受中共北京市委的委托,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摄制定期的新闻杂志片《北京新闻》,以反映北京市各条战线的建设、发展的新成就和新人新事,每月两期。与此同时,还摄制了《建设密云水库》及北京工业、北京农业等方面的大型纪录片多部。 1960年,该院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工程学院的电声、化工、机械三个专业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转入电影学院,并建立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同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制的《北京新闻》于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到1962年由于电影胶片进口锐减,市委决定暂停摄制。
1961年,北京电影学院又建立了电影文学系。1963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撤消后,美术系在校学生转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美61届)继续学习。
北京电影学院搬迁至小西天新街口外大街25号 [3]
恢复办学
1973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成立,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表演专业被并入其中的戏剧分院。直到1975年底,转出的导演系教师才转回北京电影学院。
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了原建制北京电影学院。
1978年3月,为迅速重建北京电影学院,建立了由副部长王阑西任组长,卢梦、钟敬之、申伸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恢复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本科的招生,文学系先以举办进修班主逐步恢复本科招生。举办表演师资进修班,各系并举办干部专修班。为给民族地区培养电影干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四个专业的本科班。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恢复了学术委员会,创办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随即又建立了电影理论研究室。 并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有关电影美学、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道路、中国优秀影片的创作实践、电影与电视等专题研讨会。该院的教师们先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及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300余篇,各专业教师先后完成的理论专著有70余种,其中《摄影曝光控制》《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国家一级),《元美学》、《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史论课的建设方面,重建了7个国家的“电影研究”课程以及35门选修课程;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二·四制”(按本科招生,两年后根据学分成绩,少数学生按大专毕业,其余继续学习)并在1985年级6个专业的新生班试行。
1977年,恢复了原建制北京电影学院 [3]
改革发展
1984年,北京电影学院被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CILECT吸收为会员学校。同年,该院又被授予“电影艺术与技术”“电影导演艺术与技术”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在西土城路四号蓟门桥的新建校舍,其全体师生及部分教学设施于同年迁至新校舍。 [1987年,该院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夜大学。 1988年,北京电影学院被选为理事学校,又于1989年建立了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培训中心,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1992年,学院决定建立“金烛奖”“北京电影学院奖”,并于次年5月举办首届“金烛奖”“北京电影学院奖”颁奖大会。1987年~1992年间该院获国家及部级优秀教材奖共9种。1993~1994年,北京电影学院建立了“影像工程”与“影视广告”个新专业(本科),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跨校双学位学制班,从1994年开始并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同年,北京电影学院夜大学更名为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成为处级独立教学单位。
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摄影家学会合作办学,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并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董事会。同年,还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研究生部,由教学主管副院长直接负责领导。1996年,该学院成立了数字艺术与技术研究中心,并于次年开始招收数字电影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1986年,北京电影学院新建成的校门外观 [25]
2006年,北京电影学院被确认为10个学科群之一"艺术文化学科群"的依托单位,牵头开展“艺术文化学科群”建设工作。
2007年成为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 同年6月,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在2011、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对全球25所最佳电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电影学院连续2年居全球第3名。
2012年,参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申报成功北京市2011计划培育项目——中国电影高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3月,教育部、北京市、国家广电总局签约共建北京电影学院,根据共建协议,北京电影学院将建设占地面积500亩、可保障6000名学生在校学习的新校区。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建校65周年庆典活动。同年,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署了关于联合办学的战略合作协议,北京电影学院相关专业的二级学院将陆续迁址到位于河北香河的中信国安第一城。
2016年12月25日,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开始建设, 其一期工程于2018年2月4日正式封顶。
北京电影学院在2018中国科幻大会上获得优秀组织单位。
2021年9月14日,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正式投入使用,首批有9个院系1400名师生完成入驻。
2024年6月21日上午,北京电影学院青岛研究院及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青岛电影学院举行。 8月23日,京电影学院石炭井影视创作实践基地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电影学院有本科专业23个, 下设16个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学部、思政部。
院系 | 专业 |
---|---|
文学系 | 电影剧本创作、电影创意与策划 [30] |
导演系 | 电影导演、纪录片导演、电影剪辑 [31] |
摄影系 | 影视摄影与制作 [32] |
声音学院 | 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与科技 [6] |
美术学院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环境设计、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影视广告导演 [33] |
管理学院 | 电影生产工艺学,电影摄影创作及电影美术设计,录音基础,电影导演基础,市场学,金融基础知识,宏、微观经济学,电影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管理人才修养,媒介经营与管理,大众传播学,影视观众学,社会心理学,法律,公文写作等基础课和制片管理学,发行经营管理学,放映管理学等 [34] |
电影学系 | 影视戏剧文学 [35] |
影视技术系 | 影视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36] |
表演学院 | 表演 [37] |
动画学院 | 动画(动画艺术方向、电脑动画方向、游戏设计方向)、漫画、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 [38] |
摄影学院 | 摄影 [39] |
高职学院 | 表演、影视美术、人物形象设计 [40] |
国际学院 | 电影制作、动画、表导 [41] |
国际交流学院 | 表演、动画等 [42] |
数字媒体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43] |
视听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 [15] |
继续教育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戏剧影视导演 [44]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 注:学校官网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8月,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学科有电影学、艺术学2个; 截至2022年8月,北京电影学院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其中戏剧与影视学包括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目录内二级学科,和电影制作学、表演学、影视管理学、动画学四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项目 | 学科/专业 |
---|---|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 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 [45] |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 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 [45]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艺术 [45] |
博士、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类别 | 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制作学、表演学、影视管理学、动画学、美术学 [45] |
高精尖学科 | 电影学、艺术学 [46]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电影学院全校教职工有617人,其中专任教师391人、外聘教师7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有10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15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348人。
类别 | 姓名 |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胡智峰、 [48]谢晓晶、 [49]孙立军等 [51] |
新世纪优秀人才(部分) | 刘军 [50]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 胡智峰、孙立军等 [48] [53] |
全国优秀教师 | 梁小昆 [55] |
省级教学名师 | 程樯、 [56]谭慧、 [59]黄丹、 [60]陈山、 [61]童雷、 [62]刘言韬、 [63]雷载兴 [11] |
北京市骨干教师 | 姜丽芬、 [52]王春子、 [52]曾志刚、 [54]宿志刚、 [57]扈耀之、 [58]谭慧等 [59]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 |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教室和专业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多媒体影音设备实现全覆盖;拥有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校还有放映厅、剧场、报告厅、摄影棚等设施,教学设备配置总值高,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 此外,该校还有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省级一流专业;有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6个; 以及《镜头前的表演》 《类型电影》 《造型艺术构思》 《电影摄影应用美学》等精品课程。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戏剧影视导演、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表演等 [64] |
省级一流专业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电影学、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 [64]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动画新媒体技术实验室、数字影视动画创作工程研究中心、声音创作与工程中心 [1] |
省部级教学团队 | 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团队、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教学团队 [66] |
省级特色专业 | 表演、戏剧影视导演 [66]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 |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1984年,北京电影学院成为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学校,并于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 后又于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
2008年11月3日至9日,北京电影学院成功举办了为期七天的“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来自全球46个国家近百所成员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长及代表出席了大会。 此后该校又先后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所电影院校建立了电影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聘请了38名国内外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电影学术理论研究专家、学者为学校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学校每年还聘请外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学院派出大量教师“走出去”,与各个国家电影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执行创作、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先后在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院校学生合作拍摄纪录片、动画片。该校还是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曾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2024年,北京电影学院与法国高布兰学院(Gobelins)达成了历史性的交流合作协议,北京电影学院首次派遣两名学子前往法国高布兰动画专业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
学术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电影学术交流的中心,先后开展了学院大讲堂、学院放映厅、校友携片交流、人文讲堂、世界电影大师作品回顾展等各类活动,举办了摄影系先力奖、文学系金字奖、“动画学院奖”、导演系导演奖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同时还邀请了国内外的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理论家、管理和技术专家等来校任职、讲学、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拥有国家级研究机构1个,省部级研究机构6个,校级研究机构13个。 此外,北京电影学院还建设有“国家电影智库”“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基地”等科研平台。
级别 | 名称 |
---|---|
国家级研究机构 |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65] |
省部级研究机构 | 数字影视动画创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重点实验室、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中国电影高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动画新媒体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65] |
校级研究机构 | 中国动画研究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视觉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影像研究院、、戏剧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文化影像传承研究中心 [65]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 |
研究成果
2009~2018年间,北京电影学院共发表论文(含调研报告)1673篇,出版著作461部,专利发明共计14项,获得了90项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奖项。 截至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近三年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项、获得科技部“十三五”时期唯一面向电影行业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影视制作虚拟预演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此外,该校还有5篇论文入选了世界计算机图形图像和互动技术领域顶级会议(SIGGRAPH大会), 还有省级获奖成果6个、地市级获奖成果19个。
获奖成果名称 | 奖项名称 | 时间 |
---|---|---|
《Dip Transform for 3D Shape Reconstruction》 | SIGGRAPH会议 | 2017年 [122] |
《影视制作虚拟预演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的项目 | 2018年 [119] |
《中国类型电影声音创作与理论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 2022年 [118] |
《中外比较视野下新时代中国电影院线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 2022年 [118] |
《Footstep Detection For Film Sound Production》 | SIGGRAPH会议 | 2023年 [120] |
奖励名称 | 时间 | 级别 | 等级 |
---|---|---|---|
第13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4年 | 省级奖 | 二等奖 [144] |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 2014年 | 省级奖 | 二等奖 [144] |
科研成果奖 | 2015年 | 省级奖 | 其他奖 [145] |
2017年度黑龙江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 | 2017年 | 省级奖 | 一等奖 [146] |
北京市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7年 | 省级奖 | 二等奖 [146] |
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 | 2018年 | 省部级 | 优秀作品 [147] |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 | 2019年 | 省部级 | 优秀作品 [148] |
湖北广播电视节目奖 | 2020年 | 省级奖 | 二等奖 [143]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2020年 | 省级奖 | 二等奖 [143]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2020年 | 省级奖 | 二等奖 [143]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2020年 | 省级奖 | 一等奖 [143] |
北京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论文比赛奖 | 2022年 | 省级奖 | 三等奖 [142] |
第三届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金奖 | 2023年 | 省级奖 | 一等奖 [74] |
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 2023年 | 省级奖 | 一等奖 [74] |
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 2023年 | 省级奖 | / [74] |
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 2023年 | 省级奖 | / [74] |
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 2023年 | 省级奖 | / [74] |
第十八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 | 2023年 | 省级奖 | 一等奖 [74]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 [149]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24421.31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12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56.48万册,当年新增21301册,生均纸质图书122.86册;拥有电子期刊81.19万册,学位论文867.25万册,音视频120887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50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708.45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51.30万篇次。
学术期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107]
该期刊由北京电影学院于1984年创办,其主管单位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该期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同时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版A刊及2022版A刊的核心。 2002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和“北京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2004年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其中“大师研究”栏目被评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当代动画》
《当代动画》封底封面设计图 [108]
该杂志创刊于2018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当代电影》杂志社承办的动画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0-1582/G2,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5623。该杂志为动画业界和学界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下设有产业观察、动画史、理论与批评、技术前沿、创作谈、人物、泛娱乐行业研究、个案分析等相关栏目。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北京电影学院中文名称为“北京电影学院”,中文简称“北影”“北电”;英文名称为“Beijing Film Academy”。
校徽
北京电影学院校徽 [81]
北京电影学院校徽标识遵循国际惯例,以北京电影学院的英文缩写BFA中的A为字形结构,结合五角星和胶片的元素,多侧面地表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定位和鲜明特色,符合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该标识的A字形结构,酷似汉字中的“人”字,表明学院以育人、树人为宗旨;又形似建筑中的屋顶,传达出崇高向上的学术精神和争创一流的信念。A字形结构中被剪裁出的负形五角星则说明了该校是中国电影明星诞生的摇篮,也定义出了中国特色。两侧呈阶梯状上升的胶片齿孔展现了一条通向远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现了学院的众多专业、院系。标识运用红、黑二色,象征着电影的特征和发展历程,也寓意学校坚持正确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其他标志
北京电影学院主色示范 [121]
北京电影学院书写字体 [121]
精神文化
校训
北京电影学院校训题字 [121]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训为“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由季羡林先生为题写。“尊师”:表达了师生对中国电影一百二十余年、新中国电影七十年及北京电影学院办学历史中,对中国电影教育做出贡献的师长及对学校办学传统的尊重和师承。“重道”:表达了在电影教育中要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遵循艺术规律、教育规律,坚守文艺审美理想,努力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薪火相传”:概括了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的电影专业高等艺术院校,将代代传承几十年革命、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凝结的红色基因,以及立德树人,服务祖国、奉献人民,献身电影、精益求精的高品质艺术追求。
校风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风为“修身、勤学、精艺、践行”。
精神
北京电影学院的学校精神为“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校歌
2018年5月22日,北京电影学院校歌《光影之梦》诞生。
歌名 | 作词 | 作曲 | 歌词 | |
---|---|---|---|---|
《光影之梦》 | 朱海 | 王黎光 | 总想生命有一束光,能把未来照亮 渴望青春梦想里程,比岁月更久长 走进光影,光影的世界,看梦想无限绽放 哪怕发出最弱的光亮,也要为生命注入希望 光影之梦,青春的梦,梦想缔造,缔造荣光 缔造荣光,光影之梦,我们的梦 梦想扬帆,扬帆起航,扬帆起航 相信世上有一束光,已把美好珍藏 期待生活更新色彩,由我雕刻辉煌 追逐光影,光影的神奇,让梦想驾驭方向 感动爱与被爱的温暖,我们与世界共同分享 光影之梦,青春的梦 梦想缔造,缔造荣光 缔造荣光,光影之梦,我们的梦 梦想扬帆,扬帆起航,扬帆起航 光影之梦,青春的梦,梦想缔造,缔造荣光 缔造荣光,光影之梦,我们的梦 梦想扬帆,扬帆起航,扬帆起航 梦想扬帆,扬帆起航 [83] | 《光影之梦》曲谱 [84] |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有占心哲学社、BPSY心理与交流协会、Linguamania小语种社、北影爱猫者协会、一志剑士会、搏击俱乐部、WM街舞社、ACG社、LiveWire摇滚社、于归华服社、随缘箭社、LTM音乐社等数十个社团。其组织的活动有社团展演晚会、第二届社团文化季等活动。
Cosplay社
学院onlineCos社成立于2012年,是帝都高校联盟成员。社团活动包括组织排练Cosplay舞台剧、拍摄Cosplay平面作品、组团逛漫展、线上交流等,社团内后期摄影印花裁缝应有尽有;获奖记录2015北京CJ晋级复活赛、2015金面具决赛、2015武林大会线上团体二三名等;社团产出包括不良人舞台剧、刀剑乱舞舞台剧等团体作品及众多社团成员个人作品。
摇滚社
北京电影学院摇滚社,前身为编曲社。该社团有很多音乐人,很多乐手,很多乐迷,涉及包括但不限于摇滚、电子、流行、金属、核。社团由2014级音乐录音班的电子音乐制作人卢圣伦(Silence Lu)于2015年创建,后来经历了杨程(国内大牌核团萬象COSMOS吉他手),韩卓伟(音乐人桌子),董博瑞(海上空镜主唱)三位社长,现任社长林星谷(落水猫吉他)。
ACG社
ACG社创立于2016年,旨在为校内ACG领域的同好们提供良好的交流分享场所与创作平台,主要活动为线上ACG文化交流、游戏/视频/音乐/图像制作与线下漫展组队等。社团特色为周期性学术资源分享与专业性聊天。截至到2021年,该社历代成员数已逾200人,是北京电影学院规模最大的老宅聚集地,不少先代成员亦已进入ACG行业工作。
校区情况
北京电影学院有海淀校区和怀柔校区两个校区, 截至2023年3月,该校两个校区共有在读生3855人,其中本科生2571人;全校在编教职工共计608人。
海淀校区
截至2024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占地105亩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该校区内部建筑包括标准放映中心、教学主楼、咖啡厅、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校园设施、逸夫影视艺术中心和国际培训中心等建筑设施。
海淀校区大门
海淀校区全景
怀柔校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瑞丰大街1号, 东至龙云路(规划路),南至祥瑞路,西至安平东路,北至怀耿路。截至2024年6月,该校总占地面积约66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教学楼、图书馆、剧场、影院、摄影棚和学生及教工公寓等;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教学楼、体育场、体育馆、学生公寓、国际影视交流中心等。 2021年9月,怀柔校区首期工程投入使用。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二期将在2022年正式开建。
怀柔校区大门
怀柔校区全景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周志军 [8] [242]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扈强 [8] |
党委副书记 | 支宏伟 [8] |
纪委书记 | 刘新军 [8] |
党委常委、副院长 | 童雷、李伟、孙立军、俞剑红 [8]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10月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在任时间 |
---|---|---|
陈波儿 | 所长 | 1950年~不详 [88] |
白大方 | 校长 | 1951年6月~1956年9月 [89] |
王阑西 | 院长 | 1956年9月~1959年12月 [90] |
成荫 | 院长 | 1980年10月~1984年4月 [91] |
沈嵩生 | 院长 | 1983年7月~1992年12月 [92] |
刘国典 | 院长 | 1992年12月~不详 [94] |
王凤生 | 院长 | 1997年1月~2002年9月 [93] |
张会军 | 院长 | 2002年~2017年3月 [95-96] |
校园环境
风雨体育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于2021年5月建成的风雨体育场拥有张拉膜结构雨棚看台、40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皮田径场,配备体育照明、扩声系统,可以举办丙级赛事及学校大型活动。
风雨体育场 [23]
剧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新建的影院包含8个电影放映厅,60座至312座不等。剧场包括北侧400座黑匣子剧场以及南侧1200座大剧场。一个千人剧场和一个黑匣子剧场。其中千人大剧场的观众席分为池座和一层楼座,附属空间包括控制室、乐池和音响室等等,顶面设有两道面光和一道追光,两侧各设有两道耳光室,舞台及乐池设有机械升降装置,采用的是科技与艺术结合设计。
剧场
剧场
剧情
胶片走廊
胶片走廊 [150]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有“一条路”走遍全校的说法,其新建的“胶片走廊”可连接该校所有楼,从二层长廊可以直接走到放映厅、食堂、教室,一体化的设计减少了上上下下的不便利,也增强了现代化的安全感。
校友情况
播报
编辑
北京电影学院以中国电影人才培养为己任,曾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学校在建校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数万名优秀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研究、电影数字技术、文化事业管理及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外电影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培养出各种艺术人才。其培养的艺术人才中有陈强、谢添、庞学勤、于洋、吴贻弓、谢飞、郑洞天、李前宽、郭宝昌和翟俊杰等老一代艺术家;也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唐国强、宋春丽、张铁林、张丰毅、张嘉益、张子健、沈丹萍、王志文、许晴、蒋雯丽、黄磊、陆川、贾樟柯、王小帅、管虎、徐静蕾、宁浩、陈坤、黄渤等中青年电影人代表;还有周冬雨、关晓彤、王俊凯、吴磊、张子枫等一大批电影新锐。
级数 | 名字 | 其他专业 |
---|---|---|
56级 | 吴贻弓 [153] | - |
58级 | 王好为 [152] | - |
59级 | 郭宝昌、 [151]黄蜀芹 [152] | - |
60级 | 谢飞 [154] | 美术系:李前宽 [155] |
61级 | 郑洞天、 [156]丁荫楠、 [158]广春兰 [157] [159] | - |
64级 | 滕文骥 [160-161] | - |
76级 | 吴天明(进修班) [162] | - |
78级 | 陈凯歌、 [152]田壮壮、 [163]李少红、 [164]胡玫、张艺谋 [165] | 美术系:霍建起、冯小宁、尹力、王鸿海、何群 摄影系:张艺谋、顾长卫、张黎、张会军、 [166]吕乐 |
82级 | 文学系:翟俊杰 | |
83级 | 韩三平、黄建新(干部进修班) | - |
84级 | 尤小刚、孙周(干部进修班) | - |
85级 | 王小帅、娄烨、张元、胡雪杨、路学长 | 文学系:曹保平 摄影系:赵小丁 |
86级 | 章家瑞(进修班) | - |
87级 | 管虎、谢鸣晓 | 表演系:王全安、钱雁秋 |
89级 | 美术系:丁晟 摄影系:李大为 | |
90级 | 高希希(研究生) | - |
91级 | 文学系:滕华涛 | |
93级 | 徐浩峰 [168] | 文学系:贾樟柯 [126] |
94级 | 乌尔善 | - |
95级 | 伍仕贤、程耳、陆川(研究生) | 文学系:王远 [167] |
97级 | 美术系:郝艺 | |
99级 | 摄影系:宁浩 文学系:刘伽茵 | |
01级 | 曲江涛(进修班) | - |
02级 | 表演系:毕志飞(研究生) | |
06级 | 孙睿(研究生) | - |
10级 | 摄影系:傅子恩 |
级数 | 表演本科专业 | 表演高职、进修班及其他专业 |
---|---|---|
56级 | 马精武、李苒苒、许还山 | - |
62级 | 曹翠芬、谭天谦 | - |
78级 | 张铁林、张丰毅、周里京、谢园、方舒、张潮、陈国星、袁牧女、沈丹萍、陈浥、刘佳 | - |
80级 | 业余表演班:张光北、李成儒、李强、李勤勤、朱琳、赵宝刚 | |
82级 | 臧金生、娜仁花、林芳兵、赵君、张晓林 | - |
84级 | 王志文、胡亚捷、孙松、常戎、张建栋、庞好、罗钢、陆剑民、张鸣鸣、纪玲、相峰、麦小琴、杨莉莉、王大为、陈大明、田少军、金宏、王建军、高宝宝 | - |
85级 | 表演系干部专修班:寇振海、唐国强、宋春丽、姜黎黎、郭凯敏、肖雄、李凤绪 | |
87级 | 王全安、邢岷山、孔琳、徐琳、郭晓晓、胡晓光、钱雁秋、张子健、张嘉益、刘奕君、陈兵、王昌娥 [169-170] | - |
88级 | 蒋雯丽、许晴、邵峰、杨青、刘江、米学东、赵燕国彰、李婷 | - |
89级 | 俞飞鸿、朱宏嘉、邵兵、柳云龙、王茜、王槊 | - |
90级 | 王劲松、黄磊、姜武、赵宁宇、闾汉彪、贾妮、谢兰、李琳、刘丹 [171] | 进修班:李进荣 |
92级 | 袁立、高鑫、王新军、丁军、刘威葳、李易祥 | - |
93级 | 刘孜、徐静蕾、谢润、刘琳、林龙麒 | - |
94级 | 蒋勤勤、金巧巧、富大龙、向进、向能、蒋竹青、陈创、陈紫函、林静、刘红雨、初星一 | 进修班:周浩东、李宜娟、徐光 |
95级 | 孙莉、余男、左小青、邢佳栋、李壮、陈勇、贾延鹏、张佳楠、周健、谢民、易硕、关旭宁、陈烈红、胡洋、赵芸芸 [172] | 进修班:陆诗雨 |
96级 | 陈坤、黄晓明、郭晓东、颜丹晨、何琳、孔维、张恒、许还幻、祖峰、刘牧、史光辉、赵雅莉、李佳、郑佳欣、许云帆、郭昊伦、吴祯、张龄心 | - |
97级 | 温峥嵘、海清、李解、涓子、乐珈彤、张棪琰 | - |
98级 | 苗圃、潘雨辰、于滨、阿斯茹、赵正阳、李修蒙 | - |
99级 | 姚晨、杜淳、凌潇肃、黄小蕾、于波、杨志刚、姬他、叶静、隋兰、马赫、马元、马路、刘宇桥、潘星谊、景珂、孙艺菲、崔波、白庆琳 [173] | 高职:韩晓、韩雨芹、杨蕊进 修班:郝柏杰、张昊翔、杨雪 |
00级 | 董璇、关悦、崔鹏、李东霖、彭心宜、呼延晓辉、卢卓婕、兰晓霞、许双、张雨提、浦蒲、童琪佳、陈奕霖、李卓、赵志刚、王迪、杨洋、殷旭 | 高职:韩雯雯、 [174]车晓、周一围、林家川、梁志成、张颂文 进修班:厉娜 |
01级 | 王珞丹、黄圣依、贾乃亮、姚星彤、季晨、赵柯、戚迹、爱新觉罗·启星、王骏毅、郑罗茜、万思维、王佳音、边潇潇、肖央 [175] | 高职:姚笛、马苏、张浩天、练练、蒋依杉、李奕娴 继续教育学院:曹炳琨 |
02级 | 刘亦菲、江一燕、朱亚文、罗晋、马文龙、齐奎、刘竞、邓紫飞、周扬、王黎雯、王嘉、芦芳生、吴健、马境、曹征、陈姝、孙梅竞、鲁昕儿、张陆、杨佳音、尹键、周晶晶、张轶 [235] | 高职:郭明翔、万美汐、熊乃槿、张天其、赵文琪、舒砚、艾伦、陈燃 [176] 高职(配音班):黄渤、何欣 进修班:裴秀彬 |
03级 | 黄璐、 [230]李东学、李悦铭、周牧茵、徐梵溪、屈玥、蒋婧、沈泰、唐于鸿、楚轶男、侯京健、蔡嘉骏、李依玲、 [177]尹媗 [178] | 高职:张嘉倪、叶一茜、穆婷婷、于莎莎、张函宁、杜沁怡、姜妍、何华东 |
04级 | 朱子岩、叶项明、何亚男、郑凯、何珺、淮文、鹿凌桀、刘娴、李净洋、赵仕瑾、苏倩薇、马容莉、赵婷婷、胡蝶、张钧涵、程琤、 [231]张译木、 [232]黄小戈、石天硕、刘博皓、秦伯坤、刘文昊、马庆伟、胡琨、刘立、温雯、耿梦谣、王帅、张稷轩、张玉洁 | 高职:王宣予、刘恩佑、路晨、康飞、张晓飞、亓航、李羲儿、高利虹、黄明、李鹤、热依扎、肖茵、肖雨雨、赵廷峪 继续教育学院:包贝尔、包文婧 进修班:何晟铭、吴建飞 |
05级 | 杨幂、袁姗姗、朱晓华、白恩、焦俊艳、宋星翰、张璇、王仁君、戚九洲、张小斐、崔婕、端木崇慧、唐菀、吕蒙、张然、季肖冰、张戈、经超 [233] | 高职:方安娜、周子涵、屠育玮、肖莹、马薇、翟文斌 |
06级 | 朱一龙、翟天临、陈伟栋、彭冠英、芮伟航、马晓灿、蒲冰墨、王笛、张一鸾、杨淇、康馥麟、王亦凡 | 高职:叶青、张檬、赵思、李若嘉、洪连城 |
07级 | 郑爽、景甜、阚清子、钱柳吟、柴碧云、徐行、王今铎、卢杉、龙雨、张倩如、郝好 | 高职:林晓凡、贡米、林园、吴承轩、张若昀、沈陶然、谭松韵、冯丹滢 继续教育学院:何杜娟、汤晶媚 |
08级 | 潘之琳、窦骁、种丹妮、伍麟凯、蔡文静、啜妮、乔乔、夏子涵、孙健淇、王子睿、李亭哲 [234] | 高职:李昊宇、夏嫣、张逗逗、赵越、王若涵、王子媚 |
09级 | 李梦、张云龙、李纯、谢昀杉、张仁博、崔倓、白卉子、韩承羽、吴谨言、董晴、王妤婷、解月、刘芮麟、黄梦莹、曾一萱、李正彦琦、段小环、汪佳佳、赵悦童、鲁佳妮、赖艺、孟子叶 | 研究生:陈大伟 进修班:张天爱 |
10级 | 白雪、关雪盈、张一山、杨紫、余玥、洪洋、李现、鲍天琦、罗昱焜、王靓雅、裘晓洁、王奕瑾、朱梦瑶、胡雯月、房鹿、刁成硕、尤靖茹、 [179]何宣林 | 专升本:翟浩然 进修班:刘萌萌、林思意 |
11级 | 王燕阳、周冬雨、 [98]吕晴、乔骏达、牟雨晨、常仕欣、陈薪璇、袁百梓卉、金泊含、彭豆豆、王蕊、古力娜扎、吴优、付枚、徐晓璐、杨采钰 | 研究生:黄恺杰、张芷溪 录音系:孙雪宁 进修班:何佳颖、卢沁希 |
12级 | 何瑞贤、严禹豪、尚语贤、孙铱、祝向阳、唐沸潮、孙嘉璐、董方、胡馨、王艺诺、宋伊人、王欣怡、王千一、靳芊芊、黄思涵、杨柳、刘芮侨、姜珮瑶、 [180]徐子力、 [181]蒋欣奇、 [182]严米拉、夏恩、 [183]梁霆炜 [185]、李俊霆、何美璇、孙楚鸿、王子腾、姜来、 [184]金玄念、 [186]尚如梦、 [187]金澔辰、战天泽 | 研究生:潘之琳 进修班:徐歆雨 |
13级 | 徐好、孙佳雨、孙晓伦、陈瑶、华雯、王一鸣、孟子义、林籽、杜憬仪、王笑一、张家睿、 [188]张智坤、白澜、李林轩、 [189]孟子荻、秦天宇、 [190]张淞、 [191]张晚意、刘源、 [192]王一菲、 [193]李俊瑶、 [194]张鑫、 [195]聂子皓、谢欣贝、王皓轩、 [196]朱一文、 [197]李昕哲、刘海宽 [198] | 研究生:田雨娇 高职:娜吉玛、杨廷东、任宏识 |
14级 | 卢秋宏、 [199]李昆、 [200]成梓宁、聂闻远、卢宇浩、范梦、杨欣颖、冯筱童、王顺勇、岳小涵、王费澌、王沛然、 [201]刘承林、刘迅、徐紫茵、苗夕伦、辛瑞琪、陈雨锶、梁超、 [202]伍宇辰柠 [203] | 高职:黄圣池、林世杰 |
15级 | 赵艺、李芸、谢春懿、马月、张樟、岳鑫、王子璇、常曦元、李明德、 [236]许淇杰、 [204]曾柯琅、 [205]赵倬霆、 [206]赵正添、 [207]吴幸键、 [208]隋源、陈志腾 [209] | 进修班:李若宁 |
16级 | 关晓彤、郭俊辰、盛蕙子、张艺赢、黄婧仪、任雨萌、吴曼思、于昕仡、魏子涵、刘怡潼、周也、陈博豪、 [238]魏莱 [237] | - |
17级 | 郭子凡、欧阳卫熹、 [210]王俊凯、杨祺如、 [211]张婧仪、郝富申、 [212]苏晓彤、王子奇、 [213]李政武、 [214]翟向阳、邱天、 [215]张家硕、 [216]吕松浩、章煜奇、梁咏妮、杨潇然 | 高职:陈永胜 [217] |
18级 | 吴磊、宋祖儿、杨肸子、祝子杰、王思懿、张瑞、刘安琪、刘佳乐、黄俊捷、林博洋、胡宝森、 [218]程泓鑫、 [219]庄达菲、 [220]秦牛正威、 [221]娃尔、 [222]钟丽丽 [223] | - |
19级 | 冯祥琨、 [225]陈飞宇、 [224]吴施乐、 [226]小顼芈 | - |
20级 | 夏梦、牛惠莹、潘珺雅、宋如茵、孙艳、何子怡、张子枫、李乐园、沈星彤、王梓莼、杜柠汐、姬九腾、马嘉铭、焉栩嘉、曾宇杰、周奇、程文杰、田梓彤、陈宇豪、李要、刘浩岚、徐文杰、杨睿铮、 [227]刘家祎 [228] | - |
21级 | 李林谦、徐源、朱星宇、王睿雨、丁程鑫、赵梓淳、郑旭航、李桐羽、陶奕玮、依博、孙宁、王云龙、于航、白翊汝、林芊、陈奕君 [229] | - |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名称 |
---|---|
1993年 | 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3] |
2005年 | 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单项提名奖 [109] |
2014年 | 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提名奖 [109] |
2015年 | 首都文明单位 [99] |
2021年 | 北京市港澳台侨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分会授予“优秀组织奖” [127] |
2021年 | 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理想照耀中国——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9] |
2022年 | 北京市2022年度市级交通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100] |
2024年 | 首届电影金数字荣誉年度杰出自主研发技术奖 [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