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北京服装学院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一分钟了解北京服装学院

01:05

“京工1961”会员在北京服装学院进行服装改造和手工体验活动

00:57

清美、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的服装专业,在国内谁更厉害?

05:09

行业特色高校,录取分数不高,未来就业有保障,北京服装学院

01:29

北京服装学院背后隐情:硕士点够,博士点有,为何无缘升格大学?

04:25

每日一校-北京服装学院

01:28

人人升学北京院校介绍——北京服装学院

02:47

北京服装学院:不止服装设计,这些专业一样国内前列!

02:32

2023年北京服装学院校考 20年教学经验分享 你也可以成为专家

02:04

首届“千海金”杯信物文化珠宝设计赛走进北京服装学院

01:18

以艺载道|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2022届研究生毕业展

01:21

北服艺考复试现场,好多帅哥男模,随便走走都像T台秀!

00:27

收藏

1114

153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简称北服(BIFT),位于北京市。是一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 学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4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7月划转北京市管理,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在设计学专业招收博士生;2019年由理工院校变更为艺术院校。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一校四址:樱花园、昌平、牡丹园、芍药居校区。 截至2024年1月,设有8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24个。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共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200余人,截至2023年12月,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534人。 

创办时间

1959年2月 

主管部门

北京市 

知名校友

杨石头 孙桂泉 曾蓉 

学校官网

http://www.bift.edu.cn

图集

目录

  1. 1历史沿革

  2. 学校前身

  3. 扩建发展

  4. 2办学条件

  5. 院系专业

  6. 学科建设

  7. 师资力量

  8. 教学建设

  9. 合作交流

  10. 3学术研究

  11. 科研平台

  12. 研究成果

  13. 学术资源

  14. 4校园文化

  15. 学校标志

  16. 精神文化

  17. 5校区情况

  18. 樱花园校区

  19. 芍药居校区

  20. 牡丹园校区

  21. 北校区(昌平校区)

  22. 6行政管理

  23. 现任领导

  24. 历任领导

  25. 7知名校友

  26. 8校园环境

  27. 9所获荣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北京服装学院

  • 外文名

  •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 简    称

  • 北服(BIFT) [1]

  • 创办时间

  • 1959年2月 [1]

  • 办学性质

  • 公办大学 [2]

  • 学校类别

  • 艺术类 [1]

  • 现任领导

  • 黄克瀛 [76](党委书记)贾荣林(院长) [13]

  • 本科专业

  • 24个(截至到2024年1月) [3](学校现有教育部备案专业26个,有在校生专业25个,目前24个招生专业。)

  • 硕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截至2024年1月) [3]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截至2024年1月) [3]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截至2024年1月) [3]

  • 博士点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截至2024年1月) [3]

  • 院系设置

  • 8个二级学院(截至2024年1月) [3]

  • 校    训

  • 与美同行 [1]

  • 校    歌

  • 《北京服装学院校歌》 [1]

  • 地    址

  • 樱花园校区: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 [35]
    芍药居校区: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1号 [35]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道北文化路1号 [35]
    牡丹园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29号 [35]

  • 院校代码

  • 10012 [37]

  • 知名校友

  • 杨石头 [43]孙桂泉 [44]曾蓉 [45]

  • 教师人数

  • 534人(截至2023年12月) [25]

  • 学生人数

  • 7200余人(截至2024年1月) [3]

  • 校庆日期

  • 10月份的第3个星期六 [1]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办本科名单

共894个词条689.6万阅读

北京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清华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北京交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北京服装学院下设二级学院

共5个词条522阅读

北京服装学院牡丹园校区

北京服装学院牡丹园校区(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学校的前身是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北京服装学院牡丹园校区(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为非法人二级学院)坐落于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29号,占地面积6735平方米(10.09亩),建筑面积12311平方米。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2017年4月,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整体并入北京服装学院,同时撤销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建制;在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校区组建“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为非法人二级学院),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附属手工艺学校,作为非法人教学单位,承担中专层次的教学任务;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现有普通中专在校生按原计划培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颁发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毕业证书,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校章保留至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后销毁。“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为非法人二级学院)坐落于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29号,占地面积6735平方米(10.09亩),建筑面积12311平方米。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88年,2017年,学校机构改革后,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新媒体三个教学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北京市品牌专业。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办学方针,在学科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是北京服装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该商学院始建于1985年,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与金融)、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市场营销(时尚品牌管理、时尚买手与企划)、工商管理(企业零售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师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时尚产业管理)6个本科专业;设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

北京服装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共24个词条956阅读

服装设计与工程

院(系):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院(系):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院(系):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产品设计

院(系):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西南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

共30个词条356阅读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Chengdu Textile College)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直属四川省教育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西南地区独立建制的纺织类高等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院校、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是四川省轻纺食品类技能统考组考院校,牵头西南纺织服装职教联盟,是以工为主,服务纺织服装产业的应用性多学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历经重庆纺织专科学校、纺织工业部成都纺织工业学校、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时期,1993年更为现名。2010年先后被四川省和国家遴选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省教育厅确立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邛崃产教园区开工奠基。2023年,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输配电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揭牌成立。同年,获评四川省2022年节水型高校。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开办53个专科专业。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犀浦校区和邛崃产教园区,占地1153亩,资产总值11.15亿元,有印刷型文献88万余册,有电子图书49万余册;设有11个二级学院,有教职工900余人。

四川省南部县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省南部县职业技术学校由南部县人民政府举办、南部县教育局主管的公办学校。始建于1977年,占地175亩,建筑面积近4.8万平方米。学校共有教职工298人,研究生、本科生学历达88%,中高级职称达68%,在校学生1900余人。学校先后创建为四川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卫生单位、南充市最佳文明单位,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高度肯定和社会广泛赞誉。

四川省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省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简称江安职校),前身是具有70多年建校历史的四川省江安县第二中学校(始建于194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2007年4月正式授牌为四川省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并于2010年6月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重点职校。是宜宾市出国人才培训基地,江安县职教中心,江安县职业技能鉴定站。据2021年11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20784㎡,总建筑面近6万平方米,有完备的学生公寓、师生食堂和标准的400米塑胶运动场,实训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藏书及电子图书近30万册。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简称北服(BIFT),位于北京市。是一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学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4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7月划转北京市管理,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在设计学专业招收博士生;2019年由理工院校变更为艺术院校。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一校四址:樱花园、昌平、牡丹园、芍药居校区。截至2024年1月,设有8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24个。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共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200余人,截至2023年12月,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534人。

2024年首都劳动奖状获奖名单

共61个词条2057阅读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简称北服(BIFT),位于北京市。是一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学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4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7月划转北京市管理,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在设计学专业招收博士生;2019年由理工院校变更为艺术院校。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一校四址:樱花园、昌平、牡丹园、芍药居校区。截至2024年1月,设有8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24个。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共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200余人,截至2023年12月,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534人。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简称“北印”,位于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建,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国家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出版智库、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京南大学联盟、全国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联盟、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全国印刷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组织发起和理事长单位;CDIO工程教育联盟、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印刷博物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中宣部出版数据中心)坐落于校园内。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国家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其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北京印刷学院,由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管理;2000年,划转北京市管理为主;2006年9月,北京市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签署协议,共建北京印刷学院。截至2024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325亩,校舍建筑面积28.29万平方米;有12个教学机构,27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2021学年有教职工830人,在校生总数8089人。

北京首钢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首钢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12月01日在石景山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胡军,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投资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

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0月06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直门外西八间房,法定代表人为张劲松。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3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2022年12月7日,科创板燕东微新股申购,即将叩开科创板的大门。

2023软科中国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排名

共216个词条7003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校排名:1;学校总分:19.3

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排名:2;学校总分:19.0

江南大学

学校排名:3;学校总分:18.6

清华大学

学校排名:4;学校总分:17.9

2023软科中国大学传播学专业排名

共40个词条1391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评级:A+

复旦大学

专业评级:A+

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评级:A

中国传媒大学

专业评级:A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数字媒体艺术前10高校

共10个词条4713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

排名:1

北京服装学院

排名:2

广东工业大学

排名:3

清华大学

排名:3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原北京服装学院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创建,朝阳区中纺里为临时校址。1961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校址位于朝阳区定福庄。1968年,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文革期间迁入江西省分宜县五七干校。1971年,学校并入北京化工学院。1978年,学校结束并校,招收第一届统考生。1981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4年,北京化纤工学院复校,正式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原隶属于北京市二轻工业总公,由北京市皮革公司代管,2000年5月划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6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扩建发展

2017年4月,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整体并入北京服装学院,同时撤销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建制,在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校区组建“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附属手工艺学校。同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9年9月25日,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服饰文化研究院成立。10月,由北京服装学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的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成立大会成功举行。年底,北京服装学院芍药居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按照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办学发展政策明确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2023年7月,北京服装学院温州美学经济研究院成立。2023年12月17日,北京服装学院参与牵头组织成立的全国服装数智化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2024年11月,北京市已建设的14个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包括北京服装学院的服装学交叉学科平台。 

北京服装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文理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学校设有本科招生专业24个,截至2023年12月,有教育部备案专业26个,有在校生专业25个。 [2-3] [25]

本科学院及专业设置

学院

招生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艺术与科技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

传播学、广告学、摄影、表演(服装表演)、表演(广告传播)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绘画、中国画、雕塑、公共艺术、绘画(学校美育)

文理学院

-

参考资料: [11](截至2023年6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共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023年,“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首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试点。 

学科建设(部分)

类别

名称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设计学(2019年) [19]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设计学) [40]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艺术、国际商务、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材料与化工

参考资料: [26](注:官网简介页面和硕士学位授予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截至2024年1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53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95人,其中正高职称96人,副高职称199 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5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0人,生师比为14.15。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共有11名教师入选北京市认可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北京学者1人,青年北京学者1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入选者2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5人,高创计划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长城学者、北京市创新团队、青年拔尖等45人。在设计相关领域也涌现了一批领军人才,如全国首饰设计大师、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工艺美术大展金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佳设计师等称号24人。 

优秀名师(部分)

类别

名单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刘瑞璞、赵国樑、胡月、郑嵘、王越平、詹凯、王群山、马天羽等 [55-58]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

邵新艳、姜延、彭璐、王阳等 [54-57]

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基于设计责任感培养的环境设计系本科育人团队(2019年) [53]

(截至2023年12月)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优势本科专业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表演、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公共艺术、传播学、中国画、艺术与科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市特色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表演

北京市品牌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表演、工业设计

北京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市场营销、公共艺术、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绘画、广告学、工商管理、雕塑、摄影

参考资料: [25](截至2023年12月)

精品课程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民族服饰设计实践、现代首饰设计与工艺 [27-28]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服装数字科技、设计思维与方法1、服装设计效果图 [16]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服装CAD应用、有机化学2、版式设计、图案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课程、传统元素首饰设计、设计数学、创意影像与视觉设计 [15] [17]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中国服装史、服装设计学、成衣纸样与工艺、数码设计基础、服装画技法 [25]

(截至2023年12月)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多次获得“纺织之光”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教学成果获奖(部分)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服装数字科技》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202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30]

基于“创业决策逻辑机制”的商科双创教育理论构建与教学创新

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9]

面向未来的设计师通识基础课程平台系统研究与实践

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9]

基于全球化纺织服装产业的时尚管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2019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18]

混合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20]

执着而卓绝技艺且技能—北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20]

(截至2023年12月)

合作交流

截止到2024年1月,学校与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等6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国际课程、联合工作坊、联合展览展示等多元内容深化务实合作,多渠道提升学生国际化培养力度,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发起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IYDC)、北京国际首饰双年展、设计马拉松、“意大利制革之美”系列活动等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以及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 

学校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等部门指导下,分别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 

科研平台(部分)

类别

名称

国家级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机构

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

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

其他研究机构

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北服运动时尚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时尚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 [2]

参考资料: [12](截至2023年12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2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单列学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8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获得授权专利69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累计4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20余项(含艺术作品)。 

科研获奖(部分)

项目名称

类别

北京服装自主品牌个性的国际化研究

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2]

数字生物视幻服饰设计

2022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33]

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1]

《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和少数民族编

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1]

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基于‘科技驱动’的北京服装设计产业提升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0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优秀奖 [22]

(截至2023年12月)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85.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6种,电子图书159.7万余册,电子期刊6.8万余种,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1.3万余小时,各种购买及自建数据库80个,面料样块100万块。学校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还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以及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26] [34]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

  • 学术刊物

学术期刊(2张)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主办学术期刊《艺术设计研究》自2017年起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艺术学核心期刊;《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版)》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版)。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2张)

校徽为长方形,由校标、中英文校名组成。校标为方形印章样式的篆体“衣”字,颜色使用学校标准色深灰色。徽章为圆形,由校标、中英文校名、建校日期组成。校徽(徽章)分别以白底红字(本科生)、白底金字(研究生)、白底灰字(校友)、红底金字(教职工)四种底色区别使用。校旗

校旗:校旗尺寸为2880*1920mm,底色为锦葵红。主体图纹为学校校标和中文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训

与美同行 

校训

涵义:“美”,内涵隽永,外延广阔,是时尚高校的核心要义。美,之于“美丽中国”,之于“人民美好生活”,之于“德智体美劳”,体现了新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之美;美,之于艺术类院校,体现了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传递与创新之美;美,之于个人自身,体现了心灵美、行为美的具象之美。 

  • 校庆日

10月份的第3个星期六。 

  • 校歌

校歌(3张)

《北京服装学院校歌》由集体作词,萧萍作曲。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一校四址。 

樱花园校区

樱花园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 

芍药居校区

芍药居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1号。 原隶属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区占地面积约3.7公顷,建筑面积4.1万平米。南临北土城路,东临京承高速辅路,距离樱花园校区直线距离600米,步行时间10分钟即可抵达。可容纳2000余名师生开展正常的教学、学习和生活。 

芍药居校区地图(2张)

200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迁入亦庄职教园区办学,将学院原址划转给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芍药居校区。校区改造均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开展,建筑外观风格借鉴了古典建筑的砖石构造,结合砌筑工艺,运用红色劈开外墙砖风格,搭配玻璃幕墙、幕墙砖、铝幕墙等多种现代幕墙结构,呈现了典雅兼具现代的外观风格。2019年底,北京服装学院芍药居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牡丹园校区

牡丹园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29号。 

北校区(昌平校区)

北京服装学院昌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道北文化路1号。 学校在原廊坊校区的基础上,于2008年迁至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南。经过精心设计和紧张的改扩建,当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并迎来第一批学生,成为全校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基地。 

校区建设坚持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校区内有综合教学楼2座、电教楼1座,配备多媒体教室30余个,为教学和学生第二课堂提供计算机400余台;图书馆楼1座,已与校本部实行一站式图书借阅,并与多家高校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建有标准田径场1个、篮球场7块、羽毛球场2块、网球场2块以及现代方便的室内外健身场所;学生宿舍楼5座,为学生提供了近20000平米的标准化学生公寓和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黄克瀛

院长

贾荣林

副院长

邹游

党委副书记

李伟书姜孔桥

党委常委、副院长

詹炳宏、王峥

参考资料: [13] [73-74] [76](截至2024年10月)

历任领导

历任院长

任期

职务

姓名

1962.2-1964.8

院长

张方佐

1964.8-1968.3

院长

陈维稷

1978.11-1980.6

复校筹备领导小组组长

崔焕珠

1984.5-1986.12

院长

王叔文

1986.12-1992.12

院长

周亚夫

1992.12-1995.1

院长

贾路桥

1995.1-1997.10

院长

钟国治

1997.10-2001.3

院长

王蕴强

2002.12-2007.6

院长

焦福岩

2007.6-2017.12

院长

刘元风

参考资料: [14]

历任书记

任期

职务

姓名

1959.2-1959.10

筹建时党总支书记

侯希如

1959.10-1960.10

党委书记

严端

1978.12-1980.6

复校筹备初期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崔焕珠

1983.12-1984.8

党委书记

韩恩业

1986.12-1990.11

党委书记

凌侠峰

1990.11-1996.10

党委书记

钟国治

1996.10-2005.11

党委书记

焦福岩

2005.11-2012.10

党委书记

惠桂芝

2012.10-2014.11

党委书记

呼文亮

2015.01-2020.4

党委书记

马胜杰


党委书记

周志军

参考资料: [14] [75]

知名校友

校友情况

姓名

备注

杨石头

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的董事长兼CEO [43]

孙桂泉

全国人大代表、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 [44]

曾蓉

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局长 [45]

唐建玺

佐上国际时尚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爱虎环保扶贫支教基金会创始人 [46]

魏伟

小泽画室创始人兼CEO [47]

郑志宽

冬残奥会闭幕式服装总设计师 [36]

兰玉

高定品牌LANYU创始人 [62]

刘方

锦鲤互动工作室创始人 [62]

蒋熙

首个在故宫举办品牌展会的独立设计师 [63]

郑志宽

北京现代舞团驻团服装设计师 [64]

陆玺娅

Bronze Lucia品牌创始人、《异想不到的他们》创始人 [65]

林华利

然晟(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66]



联系方式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联系方式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