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学院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瑶湖高校园区紫阳大道115号,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4年的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普通高职院校,改名为蓝天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改名江西蓝天学院,200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2015年学校获批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2年成功获批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23年8月,江西科技学院校史馆项目正式揭牌开馆。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米,有3.3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500余万册。学校建有汽车技术中心等30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设有共14个二级学院和理学教学部,共有教育部备案本科专业56个,专科专业40个。拥有全日制在校生4万多人,教职员工2千余人。
创办时间
1994年1月3日
主管部门
江西省教育厅
知名校友
米拉迪力
学校官网
http://www.jxut.edu.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
1994年1月3日,经省政府和省教委批准,由董事长兼校长于果领导的中外合作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在南昌成立。学校由南昌长城服装贸易公司与香港文强贸易公司合作兴办,是全国第一所与外商合作兴办的高级职业学校,是江西第一所实施学历与非学历两种类型教育的民办学校。1995年7月,学校从洪都大道顺外夜校迁北京东路京东开发区,包括两栋教学楼、两栋宿舍和食堂,面积扩大到10000平方米。1996年6月,根据国家教委的文件精神,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原大专部改名为江西省东南进修学院,原中专部定名为江西省高级职业学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蓝天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6月4日,省教委向省政府呈交报告,要求同意成立民办江西东南职业技术学院;7月,教育部批准成立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江西民办高校中第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的学校。2001年11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取得举办脱产形式的国家统招计划的成人大专资格。
2003年6月2日,江西省教育厅向江西省人民政府送《关于在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置江西蓝天学院的请示》;6月2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致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在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置江西蓝天学院。
2004年7月20日,学校获得“全国青年创业培训基地”称号。
升格本科
江西蓝天学院
2005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通知省政府,同意在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本科层次的江西蓝天学院,同时撤销蓝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2009年4月17日,省政府学位委员会下文,批准学校为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月,被选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江西科技学院
2012年2月20日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2014年7月23日,江西省教育厅同意学校开展来华留学教育。
2021年4月,入选江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单位。2022年,获批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12月,入选江西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2023年7月18日,江西科技学院与宝尊电商集团合作共建的电商产业学院挂牌成立。2023年8月,江西科技学院校史馆项目正式揭牌开馆。
2024年3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江西科技学院申报的“新能源汽车工程”“药学”2个本科专业顺利获批教育部新增专业备案,计划于2024年开始招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和理学教学部,开设了统招本科专业56个,统招专科专业40个。
-学科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教职员工2千余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课程20门、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现有省级科研平台9个、市厅级科研平台11个。
-研究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依托重点科研平台,实施重点项目培育工程,累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级科研项目903项。持续实施知识产权工程,累计授权专利2931件。注重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凝练,共发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CSSCI、CSCD、EI收录论文170余篇,接连实现SCI一区、SSCI一区论文的突破。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10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11项,江西省教育科学成果奖4项。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0项,多项研究报告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共获批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404项;获批授权知识产权1291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00余万册;有电子期刊清华同方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和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数据库(ASME Digital Collection)、SAE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 全文数据库、Emerald管理学全集、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移动图书馆、全球产品样本数据库、全球案例发现系统、爱迪克森《网上报告厅》、起点自主考试学习系统数据库、PROEDU专业自主学习资源库、起点就业拓展培训视频库、起点考研网、MAS个人学术空间、FiF外语学习资源库、博看人文畅销期刊数据库、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此外自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库。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馆藏包括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文献资源建设中坚持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并重,坚持以用促藏,逐步建立与学校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相适应,具有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为特色的馆藏体系。现主要侧重收藏汽车、计算机、电子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与模具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土木工程、英语、电算会计与市场营销、商贸经济与旅游等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