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Jiangx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 Trade),由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管,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应用技术型本科试点院校、江西省第一轮“双高”计划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单位、江西省第二轮A档高水平高职学校计划建设单位。
学院前身为江西省粮食学校,创办于1964年;1998年更名为江西省工业贸易学校;2001年与江西省粮食干部学校、江西省粮食职工中专合并;2003年6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设置为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获江西省首批招收全日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2022年,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江西省高校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占地总面积600余亩,有建筑物30栋,建筑面积227551.15平方米,其中教辅行政用房150505.42平方米,学生宿舍77045.73平方米,建有校内实训场所127个;设有7个教学系、2个教学部,共开设55个高职专业;有在校生1.6万余人,教职工500余人。
创办时间
1964年2月
主管部门
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学校官网
http://www.jxgmxy.com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初创时期
1964年2月,江西省粮食厅根据粮食工作急切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决定在温家圳粮食中转站现有库房的基础上创办粮食行业职业学校。学校建校初期校名为江西省粮食职业学校,隶属江西省粮食厅,正处级建制。此期共招收两届中专生共520人,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
1968年,停止办学。
复办时期
1973年2月11日,当时的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发文批准,江西省粮食厅复建江西省粮食学校,将学校办学规模核定为300人。
1976年,学校在南昌市湾里恢复办学,并将江西省粮食职业学校更名为江西省粮食学校。学校办学层次为中等专业学校,行政级别为正处级。期间共招收两届中专生546人,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
1978年,成立江西省粮食学校大专部,并面向全省招生。
1979年,成立江西省粮食技工学校,形成了大专部、中专和技校“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学格局。
1980年,学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
1983年9月,迁址至新建县(现为新建区)长堎镇。
1998年4月,江西省粮食学校更名为江西省工业贸易学校。
2000年6月,江西省工业贸易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1年3月,江西省粮食干部学校、江西省粮食职工中专学校、江西省粮食局直属机关业余党校并入江西省工业贸易学校。
升格高职
2003年6月18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设置为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12月31日,江西省发改委立项批准同意学院易地新建校园。
2003年至2007年7月,由于办学规模扩张,原有校区无法容纳规模扩张后的学生人数,学院先后在校外租借四个校区办学。
2007年1月,学院在现址正式破土动工建设新校园。
2012年1月,学院被列为江西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立项建设单位。
2014年,学院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职学院建设项目验收。
2015年,学院成为职教本科合作培养试点院校。
2017年,学院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学院被评为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单位;同年,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19年,学院获批成为江西省第一所招收全日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
2020年,学院获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国家粮食产业(集装型散粮运输载具)技术创新中心。
2021年,学院获评“2020年度江西省平安校园”及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制作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2022年,学院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江西省高校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学院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江西省第二轮A档高水平高职学校计划建设单位。
2024年1月,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院设有7个教学系、2个教学部,共开设55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学院有各类教师508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2人,全国粮食院校明星教师2人,全国粮食行业师德标兵1人,江西省能工巧匠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1人,江西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教师1人,洪城工匠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专业带头人10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省级高职教育教学专家库10人;获批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0月,学院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制作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拥有省级特色优势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和在线开放课程34门等。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截至2022年12月,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出版教材123部,主编教材获奖2部,校企合作开发出版教材43部。
截至2023年5月,近三年,学院教师参加校外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1人次,省级奖项120人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连续三年获奖成绩排名全省第一;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3项,省级奖项316项,学生技能大赛连续三年获奖成绩排名全省前三。
-合作交流-
学院是江西省首批招收全日制留学生的高职院校之一,截止到2022年,共合作11个专业招收21名留学生。学院与乌克兰敖德萨国家食品与技术学院、白俄罗斯波洛茨克国立化学技术学院、马来西亚独大教育机构等3家院校签订合作协议。
2014年起,学院先后与韩国湖南大学、韩国建国大学等韩国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韩美国际学院,开展以韩语学习及学分互认形式的“专本连读国际合作”,直接嫁接韩国名校资源,拓宽升学渠道。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院获批国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院教师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课题1项,主持省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共30余项。2022年9月,刘国红教授主持的课题《大数据视角下中部地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获批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立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0月,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8万余册,电子图书及期刊48万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