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赣南师范大学

  • 区域:江西赣州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师院南路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9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赣南师大(GNNU)”,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前身为1958年6月的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16年3月学校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1月,学校作为全省唯一高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9年,获得“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2年1月,入选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建设学校。2024年4月,赣南师范大学荣获2023年度江西省管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蓉江、章贡、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占地2200余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设有59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2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7个列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范围的师范专业全部通过第二级认证,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园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省“十四五”双一流潜力学科。全日制在校生21800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赣南师范专科学校时期

学校创办于1958年,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5月,学校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1964年4月,学校又更名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赣南师专被撤销,学校一半面积被赣南纺织厂占用,教学用具和图书资料均被破坏。1969年,校名更改为赣南专区“五·七”教育学校。1972年,校名更改为赣南教育学校。1974年,校名更改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 

赣南师范学院时期

1978年,学校开始扩招新生,因教学用地严重匮乏,学校被迫在校农场、赣南师范、校本部三个地方进行办学。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9年,学校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赣南师范大学时期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2022年1月,入选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建设学校。

2024年11月15日,与定南县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办学协议签订仪式举行,双方将携手在定南县境内实施“2+1”合作办学项目,建设足球现代产业学院(足球学院)、安全应急现代产业学院(安全应急学院)和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筹建赣南师范大学(定南校区)。 

2025年4月2日,安远县人民政府与赣南师范大学举行校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学校开设59个本科专业,2023年招生的本科专业49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和文理学科为特色、文理管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2月,赣南师范大学建设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截至2023年12月,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园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省“十四五”双一流潜力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双聘”院士3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2月,赣南师范大学大学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另有2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7个列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范围的师范专业全部通过第二级认证。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案例2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8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学校获教育部首批“四新”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个、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1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赣南师范大学与美国、俄罗斯、法国、泰国等10余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了江西省首个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新加坡研究中心”。承建了我国在西非的首个孔子学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现有招收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等2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200余人。2022年9月21日,科技部农村中心会同江西省科技厅与赣南师范大学等13家协作单位签署了“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校际交流合作,赣南师范大学于2024年寒假组织赴英国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寒假交流。赣南师范大学2023年1月组织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寒假访学。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21个省级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6553.24平方,阅览室座位数3814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44.75万册,当年新增52460.0册,生均纸质图书100.62册。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90万本册。

  • 电子资源

截至2023年9月,拥有电子期刊37.50万册,学位论文868.00万册,音视频232000.0小时。电子资源访问量2953.0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316.80万篇次。 

  • 学术期刊

截至至2023年12月,赣南师范大学共创办了《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红色文化学刊》2个学术期刊。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是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系RCCSE中国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入选期刊(客家研究专栏)、江西省优秀期刊“优秀栏目”入选期刊;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教育等方面有新意、有特点的理论文章;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客家研究》《苏区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教育与研究》《教学改革研究》等;自然科学版主要反映数、理、化、体育、中学理科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研究快报》《基础数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实验研究》《中学理科教学研究》《教材教学研究》。 

《红色文化学刊》是2016年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专业学术期刊(刊号:CN36-1345/D),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承办,是中国内外红色文化研究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