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为全国智能制造产教研联盟校、全国高职院校“1+X”证书试点校、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学校、江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校是2003年在原抚州农业学校、抚州经贸学校、抚州文艺学校基础上组建而成,后将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校和抚州市技工学校并入。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61403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设有7个二级分院,开设32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总数532人,其中专任教师449人,在校学生12300余人。
创办时间
2003年
主管部门
江西省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江西省重点中专抚州经贸学院(原抚州职业大学)与抚州农校、抚州文艺学院合并,又于2007年经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整合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院(全国重点技校)、抚州市技工学院共同组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办学。
2012年7月,被确定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抚州教学点。
2017年12月,入选"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名单。
2018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立项名单。
2019年,市委、市政府又将抚州市技工学校从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剥离,保留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校校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
2020年1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23年,学院列入江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2024年3月2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汤显祖音乐与戏剧学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0月,学院设有7个二级分院,开设32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532人,其中专任教师449人、高级职称94人、研究生171人、双师型教师262人。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省优秀教师6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4人;非遗大师工作室5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群2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骨干专业2个;拥有培训中心、学术报告厅、演奏厅、艺术中心、建筑智能化实训中心、现代服务综合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汽车综合实训中心、茶艺实训室等各类专业教学实训、实验场所共42个;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及工业机器人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各1个、1个国防教育馆和9个抚州地方戏曲、傩舞表演等大师工作室;获批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立项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
师生成绩
截至2023年10月,2018年以来,学校在各类全国师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2项,获全省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全省技能竞赛一等奖23项、二等奖29项;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奖项6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开展订单人才培养,已开设江铃数控、比亚迪汽车、黎川油画、抚州戏曲、资溪面包烘焙技术等订单班;同时,与资溪县政府、资溪面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成“资溪面包产业学院”,与上海网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成“网萌产业学院”,和比亚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比亚迪产业学院”建设。
-研究成果-
2019学年,学校共发表论文152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3篇;纵向项目立项13项,其中,获省级立项10项、市级3项,项目到账经费4万元;横向项目立项1项,到账经费3万元;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著作权1项。
“十二五”期间,学校获省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厅、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立项50项,启动院级课题立项20项,获科研经费达50余万元;在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6项;江西省职教论文大赛4篇论文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立项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近10万元,获得国家专利2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32.5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