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江苏徐州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襄王南路1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200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九里校区、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300亩;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4个招生专业;在校生1.3万人。


历史沿革

1964年7月,徐州轻化工职业学校创建,学制二年,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徐州市轻工局,臧瑞新任副校长;校址设在徐州市四道街。

1965年初,转为“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学制三年,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领导;同年7月5日,徐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分开,在原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化工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曾传海任书记兼校长,徐松华任副校长;校址设在化工局九里山仓库(现黄河校区北部,大门面朝铜沛路)。

“文革动乱”期间,徐州市革委会化学工业局临时工作小组于1970年11月7日撤销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学校停办。

1979年5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在原址上恢复徐州化工技术学校,定名为“徐州化工学校”,规模600人,学制三年,暂设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及仪表3个专业,隶属徐州化工局,科级建制;学校位于徐州西北,北依九里山、南邻故黄河,坐落在沈场西。

1980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徐州化校领导体制改为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设化学工程、化工分析、橡胶制品工艺、化工机械四个专业,招初中生,学制四年。

1985年6月,学校隶属江苏省石油化工厅,县团级建制;同年12月,成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总支委员会。

1990年1月,建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徐州市化学医药公司党委。

1998年5月,学校获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6月,获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月,江苏省石化厅撤销,徐州化工学校划转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同年10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教育工委;

2001年,学校在九里区征地150亩,2005年11月扩征700.86亩。

2002年6月,学校独立升格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在徐州化工学校基础上建立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徐州化校建制,2002年11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委组织部。

2006年9月,完成了黄河校区行政处室搬迁工作。

2007年8月,行政办公楼建成,机关各处室入住办公楼,学院东大门启用;管理系、环境系迁至7号楼。

2014年6月,学院通过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

2017年12月,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及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9月,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学院被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1年9月30日,学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10月,学院入选入选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 立项建设单位;11月,全国化工安全职业教育集团在该院成立。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4个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达758人,专任教师“双师”人数达693人,含教授、副教授360余人,博士7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国家行业教学名师10人,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江苏“最美教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6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9人;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6个;培养、引进全国技术能手2人、江苏技能状元1人、江苏技术能手1人、江苏工匠3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比达91.18%,还有27名江苏省产业教授领衔的600余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1个;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市级实训平台5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各1个。

  • 教学成果


  • 2020-2021学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1项。 

    2021-2022年,学院教师编写教材入选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江苏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9项。 

    2022年,学院学生获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获评全省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


      科研成果

2020-2021年,学院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352万元,专利申请数量1126项,专利授权数量537项,专利成果转化数量30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4387.99万元。

2021年度学院立项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6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8项。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立项省级及以上项目6项,市级项目6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7篇,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数量223件。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