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79年的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99年7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月,学院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5年2月,学校现有泉山、湖西两个校区。截至2023年10月,学院占地面积1012亩,下设9个二级学院,开设54个高职专科专业;有教职工近1020人,其中正高职称102人,博士教师125人;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46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0000余人。
历史沿革
1984年2月,经原煤炭工业部批准改名为“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
1998年3月,经原煤炭工业部批准更名为“徐州建筑工程学校”;8月,由原煤炭工业部正式划转到江苏省直管。
1999年7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1年1月,学院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7月,学院被确定为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7月,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9年1月,学院入选江苏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7月,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学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12月,学院被确定为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2020年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2022年3月,学院被评为202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2024年8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建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0月,学院下设9个二级学院,开设54个高职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近1020人,其中正高职称102人,博士教师125人;现有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7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0月,学院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江苏高校品牌建设工程一期立项专业2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徐州市特需领办专业1个;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2个,建有600余家就业实习基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智慧建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省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市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建成中国住建协会BIM培训中心、淮海经济区BIM中心及大数据创新基地。
截至2023年1月,学院有国家“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1个,省级专业群4个;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7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月,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200余项,其中2022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
截至2023年1月,学院教师编写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6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选题名单27部、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立项18部、江苏省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7部、江苏省培优教材3部、江苏省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部。
科研成果
2022年,学院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为2416.5万元,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为6535.6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为249.59万元,技术产权交易收入7.67万元,取得知识产权项目336项,其中专利授权数量为302项,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55项,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为21.7万元。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院下属科研平台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