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职业大学(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东南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1981年5月,成立了苏州市职业大学。2005年7月,原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市职工科技大学(苏州市总工会干部学校)、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石湖、干将路2个校区,占地面积1262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9亿元;设有12个学院(部),开设51个招生专业;共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名、专任教师860名。
2024年4月,苏州市职业大学在官网发布了“拟设立‘职业技术大学’风险评估的公示”,文件显示,该高校拟设立为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历史沿革
1940年,更名为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抗战胜利后,1945年冬,复校苏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改名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1956年,在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时停办。
1958年,重建为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1962年,学校暂时停办。
1979年9月,设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筹备处并开始招生。
1981年5月,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筹备处基础上成立了苏州市职业大学。
1992年8月,苏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
苏州教育学院
合并前
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
1912年7月,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创办。
1927年后,学校先后改称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女子中学、江苏省立苏州女子中学、江苏省立苏州女子师范学校。
1949年9月,更名为苏南新苏师范学校。
1953年,定名为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
1958年,在江苏省新苏师范校址筹办苏州师范专科学校。
1968年,改为普通高中停招师范生,后又移地复办苏州师范学校。
1981年,恢复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
苏州教育学院
1953年,苏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办。
1978年,更名为苏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3月,苏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并入。12月,更名为苏州教育学院。
苏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4年4月,苏州市教师进修学校重建。
合并后
1997年4月,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苏州教育学院、苏州教师进修学校合并为苏州师范教育中心。
2001年7月,苏州师范教育中心更名为苏州教育学院。
苏州市职工科技大学(苏州市总工会干部学校)
1963年2月,苏州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
1964年9月,更名为苏州市职工业余工业大学。
1983年3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地区分校并入。
1987年3月,更名为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1992年11月,苏州市电子工业局职工大学、苏州市商业局职工大学、苏州市业余美术专科学校、苏州市工艺美术职工大学联合组建苏州市职工大学,苏州市工艺美术职工中专学校也并入学校。
合并建校
2005年7月,原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市职工科技大学(苏州市总工会干部学校)、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200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名单。
2014年12月,苏州市职业大学副牌“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苏州开放大学”。
2024年4月,苏州市职业大学官网发布《关于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设立苏州职业技术大学”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文件内容显示,拟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设立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学校设立后为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2个学院(部),有涵盖理工、文史、艺术、师范、体育等科类共51个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860名,其中正高职称64名,副高以上职称366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6.74%;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1人,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1名,国家级技术能手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5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0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重点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主持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获批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1个。有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6门。建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319个,其中教育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11项,省级一等奖41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1本。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1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授权发明专利147项,实用新型专利58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