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Suzhou Vocational Health College)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11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博习医院护士学校,后相继更名为苏南苏州护士学校和江苏省苏州护士学校;1958年,创办苏州医学专科学校;1965年,更名为江苏省苏州卫生学校;1997年,原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卫生学校并入;2002年,原苏州第二卫生学校并入;2005年,升格更名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原苏州医药科技学校并入。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共占地56.9万平方米(853.8亩),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机构,开设22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全校教职工总数850人,校内专任教师571人。
历史沿革
1911年,江苏吴县私立博习高级护士学校创办,隶属于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差会博习医院。
1929年,改名为博习医院护士女校。
1936年,更名为江苏吴县私立博习高级护士学校。
1937年11月至1938年11月,因日本侵华战争,学校停办。
1938年11月,复校,更名为博习医院护士女科。
1944年至1946年秋,因日军占领校舍,学校停办。
1946年秋,复校,称私立博习高级护士学校。
1951年11月,更名为苏南苏州护士学校,改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南人民行署卫生处。
1952年11月7日,私立新民卫生学校护士三班、职工班并入该校。
1953年5月,改名为江苏省苏州护士学校;同年7月,嘉定护士学校并入该校。
1958年7月,改制为苏州医学专科学校并附设护士学校,隶属中共苏州地委宣传部。
1962年6月,更名为江苏省苏州护士学校,医专停办,改隶江苏省卫生厅。
1965年,更名为江苏省苏州卫生学校。
1969年4月,受文革影响,改制为苏州砖瓦厂长征战校,为工厂办校,招普中生。
1970年7月,改名为苏州市第十四中学,隶属于苏州市教育局,招普中生。
1972年4月,改称苏州市卫生学校,隶属苏州市卫生局。
1981年4月,改名为苏州卫生学校。
1998年5月,与苏州医学院附一院卫校合并,仍称苏州卫生学校。
2002年3月,与苏州市第二卫校合并,仍称苏州卫生学校。
2005年3月,正式升格改名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原苏州医药科技学校并入。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机构,开设22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教职工总数850人,校内专任教师571人,校内专任教师中硕博士比例近80%,高级职称比例近40%,双师素质比例超过90%。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学名师和团队各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职业教学创新团队6个,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苏州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苏州市创新教学团队3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6月,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高校精品教材8门,省重点教材7门;获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四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3个、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5个、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健康服务类),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认定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4门,首批立项“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在线精品课程8门,校外拥有80余家稳定的三级甲等实习医院以及3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部,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9部。
科研成果
2013至2014学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72篇,比上一年度增长11%,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3篇,SCI论文10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4100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60.5万元。
2012至2013学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共成功申报上级各类立项课题25项,发表论文244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5篇,SCI论文3篇;申报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46项,授权37项,其中1项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