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实验学校(Soochow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School,SUES),创办于2016年,简称“苏大实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蠡太路398号,是第一所由苏州大学直属的实验学校、相城区高铁新城核心区内第一所公办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总投资约5.3亿元,占地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9万平方米,包括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楼、实验楼、艺体楼、行政楼、图书馆、报告厅、餐厅、运动场、停车场及道路绿化等,是一所运行高效、共融共享、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综合体。
截至2021年,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含幼教部)共计招收学生约4000名。拥有教授级高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大市级学科带头人在内的优秀骨干教师队伍, 包含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2名,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名,姑苏教育人才1名,苏州市名教师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名,有区市级名师工作室的教师2个,硕士研究生占比27%,中高级教师占比68%,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占比73%。
从2020年开始,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高中部暂时借用太平校区作为过渡校区,新建高中部工程正在建设中。
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秉承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赓续传统书院教育之精神,坚持教育国际化之视野,恪守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之理念。全面探索新型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以“全国知名、江苏领先、苏州示范”为发展目标。以“幸福生活的完整教育,英才启蒙的成长教育,国际视野的现代教育”为教学理念。以公民成长教育为主导方向,以基础性、民族性、多元化、国际化课程为重要载体,使学校成为贯通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具有推广意义与价值和可行性的基础教育品牌。
2018年9月起,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高中部开始招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学校将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课程个性化、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课程民族化。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研发初高中衔接课程,将初高中知识体系进行有机的整合。学校还将研发面向高中生和国外留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系统,创办苏州大学实验学校东吴国际书院,向海外留学生提供沉浸式研修课程。同时,学校已多次向海外友好学校派出交换生,让学生能够亲身接触多元文化,深入接受国际化教育。
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苏州大学实验学校还十分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定期组织各级部教师按学科进行校本培训,邀请名校教授来校授课,进一步拓宽教师的视野广度和专业深度。学校相信,唯有一个不断学习进取、对自身成长也有着不懈追求的教师,才有可能教导出具有同样求索精神的学生。
自2017年9月以来,学校已承办多次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学校与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合作,每月都有一场“东吴讲堂· 阳澄讲台”,截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9期,邀请国内知名教授前来演讲交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学校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能触摸到大学教育的脉搏,尝试实践十五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这是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办学的初心。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高铁新城第一中小学项目(苏大实验学校)扩建以“共享校园,多维复合”为设计理念,在紧张的用地条件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兼顾原有校区,设施共享,以达到校园融合、功能融合、交通融合的扩建目标。“基地虽小,功能俱全。”教学空间、演艺厅、图书馆位于场地西侧,活动场地及食堂位于场地东侧,实现动静分区,科学教学。形态、立面风格、主入口延续了原有校区的设计元素及公建化立面,使其小学生有统一的校园归属感。扩建小学主立面形体关系更为明朗,在与原有校园融合的同时也使建筑形象有新的提升。
师资力量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现有教师中,博士生占比15%,研究生占比75%,本科生占比95%,拥有教授级高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大市级学科带头人在内的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包含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2名,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名,姑苏教育人才1名,苏州市名教师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名,有区市级名师工作室的教师2个,硕士研究生占比27%,中高级教师占比68%,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占比73%
教学成果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初中部“同心同行·携手筑梦研学体验营”被评为相城区优秀志愿项目。
2018年3月,“新东方童星奥斯卡” 苏州少儿英语情景剧大赛中,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参赛作品《破茧成蝶》因其生动的剧情、流利的口语和优美的舞蹈表演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评委和观众,荣获金奖。
在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大赛中,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初中部作品《让我更懂你》在全市一百多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初中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