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JFLS),简称“省外”,是一所由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主管的公办高级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学校于199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成为当时全省唯一的外语专业师范学院;1997年,开始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英语师资,面向全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同年获得国家外国文教专家局颁发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A级资格证书,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1999年,以“优良”等第通过省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验收。2000年,学校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始发展初、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同年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历史沿革
2002年11月19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 (苏教发 [2002]230 号),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面向全省招生。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坐落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内,占地212亩,总建筑面积近90000㎡,绿化面积75000㎡,各种建筑设施齐全,教职工总数250人。学校设初中部、高中部、师范部,现有77个教学班,学生总数3551人。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围绕“崇文崇雅”的校风, 着力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努力把学校办成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形成了环境育人的鲜明特色,即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高雅的文化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培育志趣高雅、性情通达、才智清明、人格强健的时代新人。
学校外语特色鲜明,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文理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着力构建外语特色教育的文化环境,把英语特色教育有机地融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构建英语情境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外语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英国、澳大利亚进行英语强化训练,经常组织别具特色的国际文化交流,努力以外语学习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广阔的胸襟、创新的精神,2002年 被确定为苏州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
学校 坚持民主理校,依靠专家治校,实行科研兴校, 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实行 骨干教师津贴制度,实施“青蓝工程”,中、高级职称教师达60% ,教师学历合格率高达百分之百,中高级职称教师占百分之六十,青年教师成长速度快,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督导,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教科研工作特色。学校现有四项省级以上立项课题,全体教师几年来共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60篇,发表各种论 24部。
学校设施先进,资源优化配置,建有 7个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6个学科专用教室、现代化教学信息资源库等,建立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接通了100MB宽带城域网,77个教室全部是配备有“长虹”精显王54吋背投和实物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广泛运用。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近10万册,有400m标准跑道,各种文体活动设施齐备,能够充分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增强服务意识,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成才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是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管理严格、有序、高效,分部协调、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年级组长负责制、行政领导值周制、任课老师值日制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对学校的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全员额管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小班制教学,强化了对于特长生的培养,切实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最近三年,学校成绩卓著,2001年,参加全国少儿书画大赛3人获一、二等奖,参加江苏省中学生计算机比赛,2人获奖;2001年、2002年参加江苏省第15 、16届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别有101人、95人获省一、二、三等奖;2002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18人获奖;2002年,参加初中物理知识竞赛, 24人分获省市一、二等奖;2002年参加“金钥匙”科技竞赛,9人获省一、二、三等奖; 2002年,参加省高中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9人获一、二、等奖。2003年首届高考,重点大学录取率高达83%,沈娴敏同学以相同组合全省第一名的高分录取清华大学;首届中考也取得优异成绩,平均总分超过600分,朱晴芬同学获得吴中区第一名。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已成为吴中大地上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的好地方。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31人,专任教师179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82人;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3人,江苏省科技副总11人。
教学成果
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行动导向教学实验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苏州市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苏州市文明单位”等称号。学院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省政府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省厅领导及全国同行等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对学院的快速发展、一体化的教学环境、高标准的设备配置、高就业率等表示赞赏。学院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技工院校,主体专业水平、实训基地水平和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等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尤其近两年,学院创新发展,实力增强,社会美誉度正在大幅提升。创建“创新、效能、品牌”型的技师学院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在社会全面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学院全体教职工正秉承“凝心聚力做事,一流水准办校”的理念,以艰苦奋斗,奋发拼搏的精神,不断追求新的跨越。
学院为发挥职业资格社会化培训的作用和优势,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1994年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04年成立培训中心,依托苏州技师学院现有的教学设施、师资,开展电工、电子、数控、钳工等各类职业资格初、中、高、技师等级的培训。苏州技师学院培训中心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营造优越的育人环境,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追求优良的社会信誉”为质量方针,实行多层次办学,为我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多次被评为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先进单位。同时培训中心积极参与社会,先后被苏州市授予“苏州市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苏州市再就业培训基地”。随着公共实训基地的建成,预计年培训和鉴定人数可达到10000人次。
近年来,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力求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创新、品牌、效能型学院”目标,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加快打造一流的技师学院,培养更多更好的现代技能人才。
科研成果
2021年3月,学校获得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2021年11月,学校获得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2022年10月,学校获得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