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区域:江苏南京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uist),简称“南信大”,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现为由江苏省主管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拥有中国政府、教育部、江苏省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 拥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2019年加入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2020年进入教育部应急管理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首批试点院校名单。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主校区、金牛湖新区、无锡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设有25个专业学院,开设80个本科专业(不含专业方向);拥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约3945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9067人、硕博研究生约8559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823人,交换生约450人



历史沿革

2022年1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子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最高奖“圆梦杯”; 同月,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同月,江苏省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干部主体班(第五期)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两份科技期刊获评中国高校百佳、优秀科技期刊;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雅思考点荣获“2022年全国雅思突出贡献考点奖”;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名农工党党员当选农工党江苏省第十三届专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科院刘振鑫团队模式成果已投入国家气象中心业务应用;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谢涛教授受邀参加中法空间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2年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中喜获佳绩;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奖”; 同月,阿里巴巴集团华东公司总经理李嘉平受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教授;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进入全国高校智库百强榜; 同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批省教育科学规划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 

2023年4月2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苏州太湖研究院签约揭牌仪式举行。 2023年5月,国科大南京学院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确定拟录取的2023级联培研究生近300人。2023年5月22日,南京2023元宇宙应用共创大会暨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成立大会在南京市建邺高新区金鱼嘴基金街区举行,南信大牵头成立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 2023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成立元宇宙联合实验室。 2023年12月13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开展“青年会客厅”之保研学子学习经验分享交流会。 

2024年3月2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召开2023级研究生德育辅导员座谈会。2024年4月2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生党支部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4年4月2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领导主讲“严守纪律规矩 力行师德规范”专题党课。 2024年5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开展“长望学舍”学业交流活动。2024年8月29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科技创新赋能气象产业发展大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25个专业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沃特福德学院(中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学体育部、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开设80个本科专业(不含专业方向)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交叉10个学科领域。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外聘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26人、IAA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111人、省部级人才500余人。现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55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全国唯一地方院校首批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首批“国优计划”项目高校。获批计算机科学、数学江苏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有物联网智能终端省级产业学院。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30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分别通过英国皇家学会和CLIP国际认证,5个专业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3个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拥有1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设大气科学拔尖班、国科大联培班、社科大联培班、华为实验班、腾讯实验班、京东实验班、奇安信实验班、海康威视实验班等。31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获批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及4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荣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组织奖”(全国仅10所),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毕业班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超60%。学校位列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15位。近三年,研究生省级以上竞赛获奖1241项,其中,国家级获奖516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