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语学校(Nanj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简称“南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30号,是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是江苏省重点中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也是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博雅计划”和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自主招生的入选学校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长陈毅决定创办外国语学校。1963年,南京等八所外国语学校成立,江苏省教育厅受教育部的委托,负责在南京筹办南京外国语学校。1990年,南京外国语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根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南京外国语学校有普通高中28个班级、高中国际课程班(IB、A-level、BCA)24个班级,另有初中40个班级,共4150余名学生。开设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五个语种,教职员工350人。
截至2020年10月,南京外国语学校占地面积为46122平方米 [4],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五个语种,有普通高中28个班级、高中国际课程班(IB、A-level、BCA)24个班级,另有初中40个班级,共4150余名学生 。南外在校外开办了三个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民办)、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公办)、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民办),这三个分校拥有独立的校址和教学机构 。
根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教职员工325人,其中专任教师31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64人,特级教师21人,正高级教师20人,市学科带头人4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64人。
历史沿革
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长陈毅决定创办外国语学校。
1963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八所外国语学校成立。江苏省教育厅受教育部的委托,负责在南京筹办南京外国语学校。
1990年,南京外国语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1999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开始对本部和分部校园进行改造。
2002年,南京外国语学校首开中加班,这也是南京市第一个由公办高中开设的国际班。
2006年,南京外国语学校通过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CIE)的检查和审批成为其国际考试中心(注册号CN545),学校开设“剑桥国际高中课程实验班”,引进剑桥高中课程(GCE A-Level)。
2007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开办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项目(中澳预科班);同年10月,该校体育馆建成,并举行落成典礼 。
2003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创建仙林分校。
2009年,南京外国语学校本部和分部校园改造全面竣工 。
2012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开办河西分校以及南京市浦口外国语学校 。
2023年3月12日,浙江省镇海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九所高中联合成立“新时代中国卓越高中九校发展共同体”(简称“C9共同体”)。
2023年9月1日,南京外国语学校南部新城校区启用仪式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正式举行 。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学校本部拥有A楼高中教学楼,B楼初中教学楼,C楼外语教学楼,D楼综合实验楼,另有办公楼,教学综合楼和日语楼,入口广场、教学区、实验区、和后勤生活区、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
-师资力量-
根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教职员工325人,其中专任教师31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64人,特级教师21人,正高级教师20人,市学科带头人4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64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学校自2002年开始先后开办了“中加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实验班”“剑桥A-Level课程实验班”“IB国际文凭课程班”等
教学成果
2011年,学校东群、余卫星、连凯、尚媛媛、孔小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外语名师。
2011年11月,在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大赛(高中化学组)上,学校张玉娟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2011年,在“中华诵——颂歌献给党,第四届南京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学校白金获得比赛的二等奖。
科研成果
2021年11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406308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