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南京体育学院

  • 区域:江苏南京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灵谷寺路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南京体育学院(Nanjing Sport Institute),简称“南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省属体育类本科院校,是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南京体育学校,1958年合并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体育专修科和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成立南京体育学院。 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占地640余亩;下设9个单位,开设17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496人,有各类在校生7000多人。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496人(含民办机制8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59人、副高级职称14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18人、硕士学位251人。教练员有120人,其中国家级教练32人、高级教练49人。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1人,入选省社科英才2人、省社科优青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65人次、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1人、“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培养对象9人,硕士生导师181人(含外聘50人)。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12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其中A类1个、C类1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江苏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千门优课下乡”大型公益教育行动课程5门,省级优秀、精品课程12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5门,省优秀课程群1个,省优秀多媒体课件16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1部,省精品教材、优秀教材、重点教材19部,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拥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2个,实习实训基地110多家。


  

历史沿革

1956年11月18日,学校正式开学。根据当时国家体委颁布的关于中等体育学校的章程,南京体育学校的部门分为教育股、基建股、采购室等。学校归国家体委管理。 

1957年,学校下放到地方直接管理。

1958年6月7日,江苏省委、省人委根据江苏省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南京体育学校的基础上,合并江苏省体育干部训练班和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成立南京体育专科学校。学校添置了400米的跑道,一片田径场,加盖了一栋宿舍楼,建造一个室内田径场。 同年7月9日,南京体育专科学校改建为南京体育学院。

1975年,南京体育学院撤销。

1980年,南京体育学院复校,学校为江苏省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教练员接受高等教育开设运动专修科。

1997年,学校开始面向社会举办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1998年3月,学校成立南京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办公室,南京体育学院培训中心与成教办合署办公,隶属于院教务处。

2000年,江苏省体育局和南京体育学院就解决江苏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培养出路和解决全省各地、市体校毕业生中专学历和文凭升格的问题,报请江苏省政府,成立南京体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南京体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并隶属于南京体育学院(为院内的二级分院)。

2008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

2010年,学校成立南京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下设民族传统体育和表演二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2011年,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体系一期项目立项学科”。

2011年5月,南京体育学院与江苏华红集团联合举办民办二级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学院坐落于南京体育学院仙林校区内。

2011年,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规划建设的独立校区,独立校区坐落于南京江宁区滨江开发区内。

2012年9月,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22年10月18日,南京体育学院在灵谷寺校区举行奥运冠军大道揭牌暨奥运冠军画卷、五环之巅奥运冠军壶发布仪式 

2023年4月13日,南京体育学院樱花园揭牌仪式在灵谷寺校区举行。 

2023年12月16日,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与脑健康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5年3月6日,中国足球协会与江苏省体育局、南京体育学院共建足球裁判学院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三方将合力建设中国足球协会-南京体育学院中国足球裁判学院。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16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教练员44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84人、副高级职称160人,具有博士学位125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23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陈爱国、彭国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7人次,省社科英才2人,省社科优青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74人次,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3人,国际级足球裁判1人、国际级篮球裁判1人。教练员中世界冠军20人、亚运会冠军16人、全国冠军(一类赛以上)68人,国家级教练29人、高级教练46人,国家“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培养对象11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12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5门;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建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3个,实习实训基地102家,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1个。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重点等基金项目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4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101项;出版专著、编著120多部;发表论文49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62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