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Nanjing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单位、中国残联首批残疾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培训中心、江苏视障人员教育考试支持研究中心。 [13]
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1982年创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予以资助支持,初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管理;1997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2002年升格为专科院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成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单位;2015年正式获批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 [13]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栖霞、江宁和浦口三个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20.3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施设备总值9319.5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87.17万册,数据库资源22个,拥有电子图书373万余册;设有10个学院,共开设25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8470人(其中残障大学生262人),自有专任教师445人。
历史沿革
1982年,由教育部创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予以资助支持,初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隶属教育部管理。
1997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
2002年,升格为大专院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成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单位。
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筹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2015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10个学院,共开设2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有教职工7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0%、博士比例为40%,有兼职研究生导师20余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省“双创博士”、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百余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具有国家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建设项目1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产教融合专业3个,省级产教融合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20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9门。承担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拥有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立项建设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立项省级重点教材12部。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10余项。作为主要承担单位研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等;被中央和地方政府采纳的成果10余项;编写、发布《残疾人蓝皮书》《无障碍环境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