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南京警察学院

  • 区域:江苏南京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澜路2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2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南京警察学院(Nanjing police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全日制公安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前身是1949年5月新生的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1年。1953年8月更名为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开始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2018年12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划转公安部领导管理;2022年6月,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并入学院;202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警察学院。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占地总面积1346亩,建筑面积23.58万㎡,设有仙林、花园路、安德门3个校区,其主校区位于南京栖霞区仙林大学城;设有10个教学单位,开设9个专业;现有教职工50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0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177人;专任教师36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01人,硕士学位223人,研究方向分布于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林学、药学、食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领域。现有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2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9人,省部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1人,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青年人才1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5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4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


历史沿革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南京森林警察学院。10月,国家林业局在学校举行了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揭牌仪式。

2011年3月,学校重新调整和增设了教学单位,设治安系、森林消防系、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警务管理系、信息技术系、警务技战术系、思政部、教学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部。9月,学校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同年12月,成立了升本后的首届学术委员会。

2012年11月,成立了研究生办公室,设在科技处,并启动了研究生教育规划。

2013年1月,国家林业局依托学校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月,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同时成立了大学生科协,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年,停止招收专科生。

2014年5月22日,学校通过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家组进行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经专家们投票表决,同意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同意将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林火管理方向)4个专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2021年6月3日,学校的公安通信装备陈列馆正式开馆。 

更名南京警察学院

202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警察学院。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10日,学校设有9个教学单位,开设10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2024年12月10日,学校有教职工4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6人,副高级职称193人;专任教师38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1人,硕士学位224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4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8人,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1人,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青年人才13人,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5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6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1个和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1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2个;有省部级精品(优秀)课程8门,省部级精品教材7部。(以下表格中仅列举部分)

截至2024年12月10日,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1个。(以下表格中仅列举部分)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10日,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10日,学校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81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217项;出版学术著作39部,授权专利293件。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