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NUAA),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 [62]是国家“双一流”, [43]“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共三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1]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明故宫、将军路和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89.3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和220个科研机构,开设本科专业66个;有教职工3708人,其中专任教师2321人;有学生38889人,本科生19485人,研究生18586人。
历史沿革
2019年1月,学校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
2021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2月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入选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重点建设领域为嵌入式软件 ;12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主发起单位,与美国垂直飞行协会、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单位共同成立国际直升机教育联盟。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三个学科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4月2日,南航数学学院、物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9月14日,南航“环境/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10月6日,南航获批建设“低碳航空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1月,南航大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信通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3年4月,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组建的直升机创新联盟在南京成立;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11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11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联合高端装备领域的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高端装备实验室联盟 ;12月2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揭牌独立运行。
2024年7月12日,龙华区人民政府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签约仪式在龙华区委大楼举行。 11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举行。
2025年1月22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7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3810人,其中专任教师241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662人,博士生导师741人,两院院士4人,柔性引聘院士28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3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3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千余人次;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6项;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35项,银奖31项,总数稳居江苏省第一、全国高校前五。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5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16项,连续十一届捧得“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26项、银奖10项,连续五届捧得“优胜杯”。在国际无人机大奖赛中,连续4次获得特等奖。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49项,其中国家奖84项,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