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江苏南京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格致路30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是全国定向培养士官的试点院校,是中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 ,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和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南京海运学校和1956年成立的南京航运学校,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共有江宁、秦淮和板桥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629亩;构建六大专业群,共42个专业,有11院1部;全日制在校生13096人,有教职员工730人,其中专任教师459人。

截至2022年12月, 学校共有教职员工730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546人,拥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9人,其中专任教师459人,博士学历学位教师55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达80.8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4.59%。学校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333高层次人才”13人、“青蓝工程”人才42人、江苏工匠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江苏“科技副总”6人、万名旅游英才计划3人,参与索马里海域护航2人,参与极地考察1人,拥有江苏省“五一”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南京市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1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奖及提名奖2人。学校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交通运输部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南京市以及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6个,航海类教师持高级船员适任证书近107人,其中远洋船长、轮机长35名。

 

 


历史沿革

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南京海运学校和原南京航运学校合并组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江宁大学城办学。



2019年4月23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士官与军事教育学院成立。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4年7月17日,江苏省文物局批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事教育博物馆”为江苏省国有博物馆,这是江苏省设立的首家海事教育类博物馆,也是江苏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批备案的国有博物馆。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6大专业集群,建有11院1部,开设41个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 学校共有教职员工744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561人,拥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57人,其中专任教师626人,博士学历学位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达80.8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7.16%。学校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333高层次人才”13人、“青蓝工程”人才55人、江苏工匠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江苏“科技副总”18人、万名旅游英才计划3人,参与索马里海域护航2人,参与极地考察4人,拥有江苏省“五一”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南京市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1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奖及提名奖3人。学校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8个。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南京市以及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6个,航海类教师持高级船员适任证书近107人,其中远洋船长、轮机长42名。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7个,央财支持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3个,交通运输部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骨干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交通运输部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56篇,完成纵向课题189项,专利授权达824项。学校依托15个校企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服务394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