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江苏省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 [1-3]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10月的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1958年2月与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江苏教育学院;1969年11月,学校停办,函大农牧部并入南京农学院,其余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6月,学校复办并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2013年5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学校由省属成人本科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71.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38.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73.23万元;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34个本科专业;学校有专任教师596人;馆藏纸质图书130万册,可利用电子图书467万册。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共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另有外聘教师106人;从学历结构来看,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44%;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14%。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教育督学2人,江苏省教育督学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9人;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优青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6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2人。
历史沿革
1978年6月,在全国拨乱反正的形势下,经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江苏教育学院复办并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 并借用北京西路15号原江苏省幼儿师范学校校址,属江苏省革命委员会领导,业务上由省革委会教育局主管。
1980年,江苏教育学院迁回北京西路77号原址,边复建、边办学,以办学促复建,加快了恢复的步伐;1982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千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了教育学院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使江苏教育学院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198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复同意,学院对机构设置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革,撤销轮训部、文科进修部、理科进修部,改设系或科,实行院系两级领导体制;1986年11月,国家教委复查组复查江苏教育学院,认为江苏教育学院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师资队伍质量比较高,办学取得了一定成绩; 1989年1月,江苏教育学院召开了复办以来首次、建院以来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总结了复办10年来的办学成绩和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办学任务。
1996年,学校恢复招收普通本科生, 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四年制师范类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合并组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教育科研、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2003年,学校招收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师范生; 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3年4月,江苏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4年12月,学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10月,学校石湫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同年11月,学校的锡剧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1年7月,经江苏省编办批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单独设置。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办36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17个,非师范类专业19个,涵盖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底,学校共有教职工887人,其中专任教师645人,另有外聘教师209人,学位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5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92%;职称结构方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62%;年龄结构方面,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233人,36至45岁的教师260人,46至55岁的教师115人,56岁及以上的教师37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12%、40.31%、17.83%和5.74%。现有专任教师折合748人,生师比为17.76:1。 截至2024年6月,教职工中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督学、省督学、省思政“领航·扬帆”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60人次。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1个,省品牌专业1个、重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优秀创新团队各2个,建有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拥有全省教育领域唯一重点培育智库,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3个、重点教材19部,建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1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6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5月,近4年,学校共发表期刊论文1615篇,其中SCI/EI收录169篇,权威核心论文79篇,CSSCI期刊论文116篇,其他核心291篇;承担科研项目3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37项,市厅级项目153项,横向项目18项,校级项目159项。
2021年,学校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