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区域:江苏连云港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圣湖路2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连云港师范学院(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1-2020年曾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14年的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后历经江苏省立东海中学、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发展阶段; 1998年12月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与江苏省连云港师范学校、连云港教育学院三校合并,筹建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连云港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并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1年10月学校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建办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2025年1月13日,教育部公示拟同意设置连云港师范学院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000亩;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5个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约8400人,教职工600余人。




历史沿革

1906年,海州知州张景祜将石室书院(考棚)改设为海州官立中学堂。沈云沛,卢佃虎先后任监督(校长),江恒源、杨友熙、吴铁秋、谢希愚等先后任教。学制五年,依据《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面、体操等十二门课程 

1909年5月,根据清政府规定,中学堂仿德国制,将学生分为文、实两科。课程仍照《奏定中学堂章程》中规定的十二门分门教授,但根据两科的不同特点,又各分主课、通习二类。文、实两科各年级所开的课程科目皆有不同,但皆为五年毕业,其中外国语一科以英语或德语为主,文、实两科同时开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同年11月,海州盐防营士兵发生暴动,进攻州署。江北新军十三协一营新军开进海州,进驻海州中学堂,学堂停办 

民国时期

  • 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民国初年(1914-1927) 

1914年7月,江苏省议会依据《师范教育令》,决定在灌云县开办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校址设立于板浦镇内陶公祠及崇庆院,同时将板浦镇内的学塾“尚义堂”改为“江苏省立第八师范附属小学”;

2002年6月,连云港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并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8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东校区划出,成立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2007年1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与连云港外国语学校合并 

2009年,学校顺利搬入位于新海新区的新校区;

2011年8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和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合并组建教育集团,成立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龙河、盐河校区;

同年10月,学校与徐州师范大学采取以分校区、半紧密型合作模式,建办徐州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2012年3月,徐州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随江苏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2014年10月,学校举办百年校庆活动;

2015年3月16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015年8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建设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连云港师专升格为海州师范学院 

2018年3月,学校升本被列入江苏省“十三五”时期高校设置规划 

2019年3月9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本科院校的若干意见》 

2023年3月10日,学校发布决策事项稳评公示,拟将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连云港师范学院 ;同年10月16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高校设置公示,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拟设立市属公办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连云港师范学院 

2024年6月28日,教育部验收组在连参加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连云港师范学院汇报会 

2025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根据相关规定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连云港师范学院 。同年2约24日,教育部同意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连云港师范学院,同时撤销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9个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5.16%,其中二级教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170余人次入选全国教学能手、省市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市厅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列入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儿童教育与发展、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群为省重点专业群,学前教育专业群为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语文教育、美术教育、数学教育等6个专业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并被列入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美术教育专业为省高校品牌专业。“儿童教育与发展实训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


  • 教学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主持市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39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1项,横向项目100项。教师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46篇,其中,被SCI、SSCI、EI等收录52篇,出版专著28部。获专利授权32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5项,其中省部级奖项4项。文化创意研究所获省文化创意大赛银奖2项。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