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位于湖北省孝感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为1951年创办的湖北省孝感护产学校(孝感市卫生学校前身);1998年原孝感教育学院、孝感市财贸学校、孝感市卫生学校、孝感市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孝感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更名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原孝感广播电视大学、湖北省孝感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084997平方米,建筑面积668103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67240.270万元;开办49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1199人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 孝感卫生学校

1950年10月,孝感专署卫生科以专署人民医院为依托,先后开办了医士、护士、血防、助产等专业班,学制三到六个月,这是孝感地区卫校的前身。

1951年初,由专署卫生科筹办“湖北省孝感护产学校”。同年4月建校工作展开,校址选在城关镇东门积善堂,另修两间教室,正式挂出学校的牌子。

195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孝感专署卫生学校”。为助产专业,学制两年。 

1955年初, 学校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助产学校”合并,直至1957年。

1958年,学校与同年兴办的“孝感大学医学专修科”联合组成“孝感医学专科学校”,挂“医专”和“卫校”两块牌子。随后,校址从城关东门内迁到北门外。

1960年,孝感地区与武汉市合并。“孝感医专”更名为“武汉医专”,“孝感卫校”与“武汉市卫校”合为一体。

1961年6月,恢复孝感地区,学院随之易名。

1963年,学校更名“湖北省孝感卫生学校”。

1983年,学校招收高中生,学制为两年。

1993年,学校更名为孝感市卫生学校。 

  • 孝感市财贸学校

1949年,开办财经干部训练班。

1953年,成立“孝感专署财经干部学校”。

1959年,由于地市合并,“孝感专署财经干部学校”被并入武汉财贸学院(一说为武汉财贸学校)。

1964年1月,学校复校,更名为“孝感专署财贸学校”,迁址孝感文昌阁。

1973年,孝感地委和省财贸办公室决定恢复财校,“孝感专署财经干部学校”更名为“孝感地区财贸学校”;后更名为“孝感市财贸学校”。 

  • 孝感市机电工程学校

1975年10月,“孝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

1994年,更名为孝感市机电工程学校。 

  • 孝感教育学院

1979年,河口高中迁走,在此基础上筹建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80年2月,由孝感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正式成立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81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6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原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孝感教育学院。

1989年,学校确定为正县级建制。

  • 湖北省孝感商务贸易学校

1970年,孝感商贸干部培训学校建立。

1996年,更名为湖北省孝感商务贸易学校。

  • 孝感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

1980年,孝感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建立。 

  • 孝感广播电视(师范)学院

1951年,开办孝感县师资训练班。

1958年,成立孝感县综合师范学校。

1971年,成立孝感师范学校。

1980年,成立孝感地区广播电视大学。

1993年,更名为孝感广播电视大学。

2011年,合并组建孝感广播电视(师范)学院。

合并办学

199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孝感教育学院、孝感市财贸学校、孝感市机电工程学校、孝感市卫生学校合并,升格为孝感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孝感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同年,湖北省孝感商务贸易学校并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湖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08年,孝感市粮食职工中专学校并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同年9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12月,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省级验收。 

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4年,孝感广播电视(师范)学院并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学校被纳入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7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全国“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验收。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2年1月,学校确定为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A档)。

2023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8月,学校入选湖北省第三批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单位。 

2024年1月,学校入选特色化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首批建设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开办49个高职专业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199人,其中专任教师922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学位525人,学士学位335人;高级职称341人,中级职称314人,初级职称49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414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个国家健康服务类专业示范点、5个国家骨干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专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中央财政支持项目;4个专业确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4个专业确定为湖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专业纳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建设项目;有5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0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成1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主持或联合主持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或联合主持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有1个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 教学成果

2022—2023学年,学校有6部教材获评教育部“十四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两项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师团队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合作交流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共同成立 “中德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开展新加坡护理奖学金项目,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平台;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地区的同类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多个校级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3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4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18000平方米,馆藏图书163.1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40万册(书生10万册,超星30万册),现刊近2000种,电子期刊8000种,收藏有医学光盘资料、课件、法律光盘、文学电影光盘资料、教育、财经、计算机、机电工程、旅游、酒店管理等电子光盘资料。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