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湖北工程学院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湖北工程学院(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湖北省2011计划高校,是汉江流域大学联盟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成员。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67.5万平方米,设有16个教学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4个;有教职工1305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人,各类在校生16977余人。


1947年9月,学校由随县迁往安陆县(现安陆市)。

1948年2月,更名为湖北省立安陆师范学校。

1948年12月,迁往武汉市的汉阳显正街和武昌后补街等处。

1949年6月,学校迁回安陆县,在现城关二小校址复课。

1950年春,迁至原孝感县三汊埠,改名为孝感师范学校。

1951年秋,学校在孝感城关北门外兴建校舍;1952年,搬迁至新校舍,即今校址。 

  • 孝感大学

1958年秋,创办孝感大学,设立工业、农业、医学、师范4个专科。师范专科设在孝感师范学校,开设中文、数学、物理、生物4个专业。

1959年,孝感大学停办,师范专科保留,改名为孝感师范专科学校,黄陂大学中文科并入,专业扩展到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 孝感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孝感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武汉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孝感地区从武汉市分出,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停办,恢复孝感师范学校。

1961年到1966年,学校在校生规模持续保持在600人左右。

1966年至1970年,学校暂停招生。

1970年底,孝感师范学校改名为孝感地区师范学校,恢复办学,举办高中英语、数学、农业基础教师培训班。

1971年春,学校迁至原孝感县(现孝昌县)卫家店,恢复招生,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工业基础、农业基础等中师班。

1973年春,学校迁回原址办学至1975年。

1975年,学校创办高师班,设数理、生化两个专业,学制3年,同时还招收了1个“社来社去”班。




1976年,中师班停止招生,高师开办了数学、政文、农学等4个高师班。 [

  • 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

1978年春,学校更名为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开设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5个专科专业。

1979年高农班迁到孝感县(今孝南区)三汊埠,在此基础上组建成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1979年开始招生。

1981年秋,武师孝感分院始办专科函授,开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招收学员840人。

1983年1月,在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基础上成立孝感师范专科学校,设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5个专业。

1984年6月,华农孝感分院更名为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 

  • 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86年,孝感师范专科学校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校名为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办学规模为2000人,开设7个专业。

1987年至1993年,学校先后增设了生物、政史、计算机应用、美术教育、贸易经济、应用电子技术、广告学等7个专业。

1983年至1988年间,学校先后开办了8届党政干部、英语、数学、化学教师专修科。

1984年,学校续办高师专科函授。

1988年,开办孝感师专夜大学和孝感自修大学。

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中文、英语、数学、物理、电子技术、化学、生物、农学、林特、政治、美术、广告、经济、计算机等共14个专业,其中化学、农学两个专业开始与湖北师范学院、湖北农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

1997年到1998年,学校与湖北大学合作培养本科生。

1999年8月,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南方城乡建设学校)整体并入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省市共管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1999年,学校增设音乐教育、生物工程专业,专业总数16个。 

  • 孝感学院

2000年3月,经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孝感学院。




2001年,学校新增开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

2001年11月18日,学校举行“孝感学院揭牌庆典暨与武汉大学联合办学签字仪式”。

2002年至2003年,学校相继增加了体育教育、音乐学、教育技术学、法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7个本科专业。

2003年3月,成立独立学院——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2004年,学校新增广告学、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小学教育、生物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

2005年,学校新增了科学教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筑学等3个本科专业。 

2008年11月,学校与武汉大学签署对口支持合作协议。 

  • 湖北工程学院

2011年12月,经教育部同意(教发函[2011]279号),孝感学院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2013年11月,湖北工程学院举行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

2014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2015年7月,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成立,成为联盟成员。 

2015年11月8日,与汉江流域11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汉江流域大学联盟

2016年3月,学校获批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 同年,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院校。

2017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

2018年3月,新增两个应用型本科专业。 

2019年1月,学校成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 

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湖北整省试点学校。 

2025年3月28日,孝感高新区与湖北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学院,开设本科专业(含合作办学)6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现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2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96人,高级职称474人,博士309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58人。全国优秀教师、各类政府津贴获得者、楚天学者、省级杰青、湖北名师、产业教授、澴川学者等高层次人才29人,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26人,聘请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荣誉)教授。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专业6个。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7门。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3个。 

2013年5月,学校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合作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016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项(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先进材料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信息化控制工程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 

2016年5月,学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孝感)项目获批,该项目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之一,为国家级项目。 

2016年7月,学校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孝感)基地被认定为湖北省首批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 学生成绩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4项;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504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省级科研平台28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4项,省市科研成果奖49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700多件。 

湖北工程学院朱磊教授的科研成果在《Science》上正式发表,论文题为“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alcohols with olefins by positional tuning of a counteranion”。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0月,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1.74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07.71万册,中外各类电子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近40个。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美等国10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面向10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分别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金融工程、土木工程本科国际合作教育办学项目,分别于2019年和2017年通过教育部项目评估。教师出国培训研修、学生海外游学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学术交流

截至2023年2月,学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美及“一带一路”等国10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面向10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分别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金融工程、土木工程本科国际合作教育办学项目,分别于2019年和2017年通过教育部项目评估。教师出国培训研修、学生海外游学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