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Hankou University)位于江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汉口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2000年9月的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更名为汉口学院,成为中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院校之一;2012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武汉、京山、英国三个校区,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4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设有13院(含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1部共14个教学单位,开设31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779人,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1449人
历史沿革
2000年9月,学校建校,因为地处“武汉三镇”中的汉口,所以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一所按照全新的办学机制和管理模式运行的民办独立学院。
2003年,学校最终选址在武汉市江夏区,故整体迁往江夏区,沿用原校名。
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示范性独立学院"。
2007年,学校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单位”。
2008年,学校被授予湖北省唯一的“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
2010年,学校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更名为汉口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1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学位专家组评审并通过,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学校成立“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湖北省属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2014年,学校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
2015年,学校获武汉市江夏区“2014年度文明单位”称号。
2020年,学校在湖北省京山市温泉新区建设汉口学院京山校区,一期校区预计202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2024年5月31日,汉口学院现代演艺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3院(含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1部共14个教学单位,开设3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7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正高级教师占比10%,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占比1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型龙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 个,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计算机类专业MOOC教学试点高校项目1个,12门省级重点课程,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时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87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87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下设4个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58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湖北省和武汉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4项,湖北省人大理论研究课题和统战部课题各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项。出版著作7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1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获批国家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2012-2014年,汉口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6项。2013年,学校发表学术论文305篇,出版专著、教材55部。2014年,学校出版科研专著、教材30部。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3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378.73万册,其中纸本藏书140余万册,电子版藏书250万余册;电子版中文期刊11.8万余册,核心期刊超过1200余种。 图书馆设有期刊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综合参考阅览室、学生考研阅览室、图书借阅中心Ⅰ、Ⅱ、Ⅲ和文献资源中心等多个阅览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