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黄山学院

  • 区域:安徽黄山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西海路39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黄山学院(Huangshan University),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高校、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于1978年开始创办高等教育。1980年成立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徽州大专班整体并入,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原安徽省黄山林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升格为黄山学院。2012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成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获批安徽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横江、率水2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亩,校园建筑总面积为63.76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3亿元,纸质图书164.8万册,电子图书207.16万册,电子期刊230.76万册。现有16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5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有教职工1062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939人,留学生107人。

历史沿革

1965年,安徽省屯溪师范学校创建,主要担负培养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及轮训教育行政干部的任务。

1970年,学校更名为徽州地区师范学校。

1978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徽州地区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安徽劳动大学徽州师范专科班,正式承担高等学校招生任务,学制二年,由省、地双重领导。

1979年9月,改称安徽师范大学徽州专科学校。

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为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学制三年,在校学生规模暂定为1200名,以培养初中师资为主要任务。

1997年12月,成立于1986年10月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徽州大专班与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黄山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9月,成立于1958年10月的黄山林业学校并入黄山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2月,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名称更改为黄山学院。

2012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9年,获批安徽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2年11月23日,黄山学院老年大学在横江校区报告厅揭牌开班。

2023年12月28日,黄山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揭牌成立。截至2024年1月,基金会累计收到捐赠6560043.03元。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招生专业56个,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农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建设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3个,建有6个校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一流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062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0人,担任外校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10人,联合和兼职培养硕士研究生达270人。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4人,省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领军人才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特支计划A类创新人才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1人,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教学名师1人,“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青年英才3人,全省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26人,省级教坛新秀37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42个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三个月以上国(境)外经历的专任教师173人,在学期间赴中国国(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789人。2016年以来学生出中国国(境)交流学习资助总金额57.68万元。学校2006年起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迄今面向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等26个国家招收留学生600余人;中法合作办学项目迄今共招生729人,毕业420人,毕业生均获中法双方文凭。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安徽省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效应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茶菊智能加工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教育部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智能微系统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保护传承研究院、安徽省功率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筹)等10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工程研究(创新)中心和23个校级科研平台。获批安徽省科研创新团队4个,建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9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省科学技术奖、省社会科学奖和市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黄山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64.8万册,电子图书207.16万册,电子期刊230.76万册,纸质期刊971种,特色馆藏徽州文书10万余份,徽州地方志、谱牒、地方古籍等1.4万余册(件)。

截至2021年9月,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达564.284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8.5525万册(件),电子图书201.7152万册,电子期刊204.0167万册;在订中文期刊971种,报纸52种;有订购、共享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56个,其中自建特色数据库1个,另有免费试用数据库85个,搭建了移动图书馆和“微图”两个服务平台,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移动化。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