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闻名世界的丹顶鹤的故乡齐齐哈尔市,是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
齐齐哈尔医学院创建于1946年,最初为“黑龙江军区军医学校”。历经“黑龙江省卫生学校”、“黑龙江省医士学校”、“齐齐哈尔医士学校”及“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等主要发展阶段,1986年升格为“齐齐哈尔医学院”。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校本部占地面积6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9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共有在校生17256人,教师及医护人员等6057人,其中副高职以上人员1296人。学校设有20个教学及教辅机构,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直属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另有29所教学医院、108个实习基地。共开设本科专业24个,拥有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共有纸本图书112.5万册,纸质期刊450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10种,电子图书1592117册,电子期刊690375种。
历史沿革
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时期
1946年2月,根据东北革命根据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黑龙江军区卫生部建立了黑龙江军区军医学校,地址设在当时黑龙江省政府所在地北安市, 隶属黑龙江军区卫生部领导。1947年初,黑龙江军区卫生部将黑龙江军区军医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军区卫生学校
1948年秋,黑龙江军区卫生部随军南下,黑龙江军区卫生学校移交给地方政府,建立了黑龙江省卫生学校,隶属黑龙江省政府民政厅卫生处领导。
1948年10月,根据当时西满地区卫生防疫事业的需要,嫩江省政府在省政府所在地的齐齐哈尔市建立了嫩江省立卫生学校,录属嫩江省政府民政厅卫生处。
1949年5月,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同月,黑龙江省卫生学校与嫩江省立卫生防疫学校合并,建立了黑龙江省立卫生干部学校,隶属黑龙江省政府民政厅卫生处,校址设在齐齐哈尔市光复街。
1951年1月,全国中等技术教育整顿会议后,黑龙江省立卫生干部学校改建为黑龙江省医士学校,隶属黑龙江省卫生厅和文教厅,并列为东北人民政府所属中等卫生学校的实验学校。
1952年,黑龙江省立第一医院(现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作为学校的教学医院。
1953年1月根据国家教育部校名按地名称谓的规定,黑龙江省医士学校改称为齐齐哈尔医士学校。1959年齐齐哈尔市第三医院(现第一附属医院)划归学校作附属医院。
1961年9月学校校址由齐齐哈尔市光复街迁至富拉尔基区。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齐齐哈尔医士学校改中等专业体制为高等专科体制,建立了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
1982年黑龙江省卫生厅决定将嫩江地区中心医院作为学校的第二附属医院(暂隶属嫩江公署)。
1988年1月随着嫩江地区与齐齐哈尔市合并,嫩江地区中心医院正式过渡为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时期
1986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复黑龙江省政府,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改建为齐齐哈尔医学院。
1995年国家教委决定对学院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1996年8月学院搬迁至原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校址。
1997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的合格评价。
2000年以来,经省政府批准,齐齐哈尔铁路中心医院和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专科医院成为学院直接领导的第三、第四附属医院,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成为学院非直接领导的第五、第六附属医院。
2008年4月,学院整体从富拉尔基区搬迁到建华区卜奎北大街333号。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及教辅机构,设有本科专业24个,涵盖了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等5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共有教师及医护人员等6057人,其中副高职以上人员1296人。学校本部专任教师中副高职以上人员459人,占专任教师总量的60.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678人,占专任教师总量的89.1%。具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24人,省级龙江名医、省卫生健康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69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省“双一流”二期建设优势特色学科1个、2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省级重点学科,30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育科学A类研究团队、省高校虚拟教研室4个,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护理学专业认证、药学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建设有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0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及以上获奖学生2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14项、省级奖项29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黑龙江省“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第九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银奖2项,省级铜奖21项,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共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44个。其中,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1个。拥有黑龙江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齐齐哈尔医学科学院、齐齐哈尔医药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生物样本库。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余元。
科研成果
2022年,学校获得科研奖励36项。SCI收录论文125篇,国家级论文138篇;主编各类教材、专著、译著18部;获得专利授权4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得科研课题256个,上级主管部门资助总经费773.11万元。办理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结题167项。 [14]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本图书112.5万册,纸质期刊450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10种,电子图书1592117册,电子期刊69037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