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7年9月,佳木斯职业学院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截至2015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设有13个院、系及分校;开设50余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
办学宗旨
学院拥有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焊接技术、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网络信息等各类现代化大型实习实训基地。有数控机床模拟、机械加工演示、汽车模拟驾驶、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模拟演示实验室及相关学科试验室等完善的教育教学辅助设备。学院建有覆盖全院的校园宽带网络和学院网站,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就业工作,拥有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服务等完善的服务体系。学院与中石油、大连船舶、泉林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实习和就业平台。
学院拥有完善的奖学与助学政策,品学兼优及家庭贫困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
学院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思想,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学校。
佳木斯职业学院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光复路786号。
历史沿革
一、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1951年佳木斯市教师业余文化实习学校创建
1953年佳木斯市教师业余文化实习学校升格为佳木斯市教师进修学院
1978年佳木斯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佳木斯教师进修学院
1981年佳木斯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1、佳木斯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佳木斯分校)改建为佳木斯广播电视大学
1983年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佳木斯分校)创建
2、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
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历史沿革参见黑龙江:“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历史沿革”
3、佳木斯市机电技工学校
1965年佳木斯市机械局技工学校创建
佳木斯市机械局技工学校更名为佳木斯市机械冶金工业局机电技工学校
佳木斯市机械冶金工业局机电技工学校更名为佳木斯市机电技工学校
2008年佳木斯市教育学院撤销
2008年佳木斯市教育学院参与合并组建佳木斯职业学院
二、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
1989年佳木斯市二轻局职工工学院、佳木斯市直属机关职工大学、佳木斯市机械冶金工业局职工工学院合并组建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
1、佳木斯市二轻局职工工学院
2、佳木斯市直属机关职工大学
1980年佳木斯市直属机关职工大学创建
3、佳木斯市机械冶金工业局职工工学院
佳木斯市机械局工学院创建
佳木斯市机械局工学院更名为佳木斯市机械冶金工业局职工工学院
1992年佳木斯市职工大学并入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
1980年佳木斯市职工大学创建
2008年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撤销
2002年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机械冶金分校,原佳木斯市机械冶金工业局职工工学院部分)、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直属机关分校,原佳木斯市直属机关职工大学部分)并入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三、佳木斯市师范学校
1 918年依兰县师范传习所(初师)。
建国 后于1 952年2月成立了“依兰师范学校”。1 953年停办。
1 958年8月,又重新组建依兰师范学校, 1 962年4月学校又停办,
1 979年6月,恢复了依兰师范学校。
2006年依兰师范学校更名为佳木斯市师范学校
四、佳木斯市技工学校
1995年佳木斯市技工学校创建
五、佳木斯市农机干部学校
1958年合江地区农机技工校创建
六、佳木斯市饮食服务技工学校
1982年合江地区农机技工校更名为佳木斯市农机干部学校
2008年佳木斯市教育学院、佳木斯市联合职工大学、佳木斯市师范学校、佳木斯市技工学校、佳木斯市农机干部学校、佳木斯市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合并升格为佳木斯职业学院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881人,高级职称教师221人,中级职称教师264人,在籍生总数5569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8月,学校设有13个院、系及分校;开设机电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焊接技术、交通运输、管理、教育、艺术、农业等九大专业体系50余个高职专业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8月,学院与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北京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沈阳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泉林集团、人本集团、中国吉利汽车、北京福田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青岛政建集团海梦圆大酒店、大连东泉酒店、中国人民解放军2703工厂、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各省分公司等千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