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Harbin University)地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举办、省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为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单位、黑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黑龙江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和哈尔滨市博士后创业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4年开办的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哈尔滨市成人教育学院、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6年,原哈尔滨市财经学校并入哈尔滨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馆藏书145万册;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总数1136人,其中专任教师735人;全日制在校生12358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
1934年,教育家林鹏在哈尔滨创建了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
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原伪满哈尔滨师道学校基础上创办的松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为土地改革、解放战争以及建设新政权、创办新型教育培养和输送干部。
1947年,为纪念教育家陶行知命名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
1949年10月,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与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合并,改名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
1951年,哈尔滨市师范学校改建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后发展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同时增设简师部。
1953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的预科部与哈尔滨市简易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师范学校。
1978年12月28日,哈尔滨市师范学校正式改建升格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
哈尔滨大学
1983年,哈尔滨大学正式成立,是由黑龙江省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批准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原国家教委列为全国重点办好的十七所职业大学。
1987年,哈尔滨市直属机关职工大学并入哈尔滨大学。
哈尔滨市教育学院
1950年初,哈尔滨市小学教师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哈尔滨市中学教师文化夜校成立,不久哈尔滨市小学教师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市教师业余中级师范学校、哈尔滨市小学教师进修学校。
1951年,哈尔滨市小学教师进修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58年,哈尔滨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学校、哈尔滨市中学教师文化夜校和市教育局教研室合并,成立哈尔滨市教师进修学院。“文化大革命”中曾被迫解散,1972年恢复办学。
1979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市教育学院。
哈尔滨市成人教育学院
1987年,哈尔滨成人教育学院成立,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一所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哈尔滨市师范学校
1953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的预科部与哈尔滨市简易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师范学校。
1978年12月28日,哈尔滨市师范学校正式改建升格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从中分离出一部分力量,重新组建哈尔滨师范学校。
1980年1月,哈尔滨师范学校从中剥离、独立建校。
1995年,学府四道街新校舍建成投入使用。
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1980年,哈尔滨会计学校创建,主管部门为哈尔滨市财政局。
1981年12月,哈尔滨会计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市财经学校。
合并组建
哈尔滨学院
1999年6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报送了《关于申请组建哈尔滨学院的函》。
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建立哈尔滨学院的通知》,同意上述“三校两院”在合并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哈尔滨学院。同年5月25日,黑龙江省政府下达《关于建立哈尔滨学院的批复》。
2006年3月,哈尔滨市财经学校并入哈尔滨学院。
2023年4月,学院担任哈尔滨地铁(运营教育)产业学院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 11月,成为哈尔滨绿色经济人才培养联盟创始成员单位。 11月,组成黑龙江省数字保险产教融合共同体。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1136人,其中专任教师735人,教授、副教授占比49.2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88.16%,其中博士占比27.35%,“双师双能型”占比52.5%。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市级领军人才梯队10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师范类二级专业认证专业3个。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3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
教学成果
学校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2项。 [19]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聚焦龙江、哈尔滨“4567”现代产业体系,在冰雪艺术研创、龙江湿地生态建设、寒区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研发“冰凌瓷”“雾淞陶”等陶瓷制作工艺,创新“冰雪蓝染”等扎染制作工艺,举办首届哈尔滨大剧院《城市·印象》创意设计展,“哈苑”品牌创意产品参展2023年中国(上海)进博会、中国(深圳)文博会等博览会。成立黑龙江湿地培训中心、哈尔滨湿地研究院,开展龙江湿地生态修复保护。编制“固废制砂”系列地方标准,与哈尔滨地铁集团校企合作项目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年度典型案例。
国际合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围绕打造“向北开放之都”,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互动,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合作开展语言实习实践项目,与韩国世明大学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招生100人。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80多个科研机构和教学实验室,其中省级研究机构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
类别 | 名称 |
---|---|
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软件(服务)外包研发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十四五”以来,学校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0余项,在研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10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其中SCI、SSCI、CSSCI、北大核心等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90余部,科研经费累计1.57亿元。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哈尔滨学院图书馆藏书总量215.78万册,其中纸质藏书139.19万册,电子图书76.59万册(其中外文电子图书22.2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133种,报纸64种,期刊合订本3.5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3个。另外,自建了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数据库、古籍数据库和名人赠书书目检索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