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师范学院(Daqing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中国著名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市。学校的前身是1965年创办的大庆师范学校。198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大庆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改建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以大庆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大庆师范学院。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主校区和方晓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7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3.97万册,电子图书77.48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4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7亿元;设有14个学院,开设4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738人,其中专任教师54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2450人
历史沿革
大庆师范学校
1965年,为解决油田基础教育师资紧缺和职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确保油田大会战的顺利进行,创建了大庆师范学校。
1980年,为适应油田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经教育部批准大庆师范学校升格为大庆师范专科学校。
1985年,大庆师专中专部与学校分离,成立大庆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93年,大庆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非师范类专科专业。
大庆师范学院
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以大庆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大庆师范学院 。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大庆师范学院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2019年,学校入选“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开设4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8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738人,其中专任教师547人。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9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5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04%。“双师型”教师247人,外籍教师8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津贴2人,黑龙江省二级教授6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人,省级高校师德先进个人20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学前教育学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十三五”期间,学校遴选和确定了化学工程与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建设培育学科,法学等4个校级重点学科,微生物学等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旅游管理等4个校级特色建设学科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0个专业被评定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外语专业“三进”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点1个。建有省级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212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校级示范实习基地23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联盟6个。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1项。“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783项,其中国家级528项、省级1423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11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理工类科研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庆精神研究中心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省重点实验室,油田应用化学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分中心、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中科院湿地研究中心大庆研究基地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修基地设在学校。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67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同时,还承担市局级项目529项。获得市(局)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575项,其中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7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33.97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38种,全文电子图书77.48万册,电子期刊33.43万册;同时还有一些特藏图书资料,特藏图书、书画作品、音像制品、《四库全书》缩微胶片、上海《申报》影印版等。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阿帕比中文电子图书、百度文库高校版、新学术外文高影响力期刊整合服务平台、博看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汇雅电子图书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新西兰、韩国、爱尔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合作领域涉及联合培养学生、互派教师、互派留学生、互派实习生、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十三五”以来,学校有300余名学生赴国外高校学习交流,有近百名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几内亚、刚果、摩洛哥等国家的留学生到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