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体育职业学院(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orts),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际奥林匹克田径单项基地”“贵州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后备人才基地”。
贵州体育职业学院前身为1973年成立的贵州省体育学校;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体育学校与贵州重点青少年业余体校合并,更名为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2023年3月2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设立贵州体育职业学院;5月24日,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正式更名为贵州体育职业学院。
截至2025年3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占地面积607亩,设有6个教学系部,开设7个高职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专任教师180余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8人,国家级裁判员10人,世界冠军4人,全国冠军29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贵州省体育学校
1973年8月1日,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同意新建贵州省体育学校,属省体委管理。规模为450人,设置球类、田径、体操等专业,学制三年。 [
1975年11月7日,中共贵州省委同意建立贵州省重点青少年业余体校,直属省体委领导,进行较高层次业余训练。
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
1984年2月2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体育学校与贵州重点青少年业余体校合并,撤销建制。合并后,名为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仍属中专学制,学制4年,招生规模600人。
1984年6月31日,省体委党委决定建立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游泳分校。
1990年7月,省体育运动学校游泳分校改建为贵州省游泳运动学校。
2019年,为配合贵阳市市政道路规划,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由原贵阳市南明区校址,搬迁至清镇红枫生态体育公园。
2022年7月,按省委省政府推进部分省属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安排,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民族大学(董家堰校区)。
贵州体育职业学院
2023年3月2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设立贵州体育职业学院。5月24日,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正式更名为贵州体育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设有6个教学系部,开设7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有专任教师180余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3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 33.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22%,双师型教师占比23.1%;其中国家级教练员8人,国家级裁判员10人,世界冠军4人,全国冠军29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有清镇体育训练基地、红枫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等二十多个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3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先后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健身指导”赛项省级一等奖、“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赛项省级二等奖。
-合作交流-
综述
截至2025年3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成立“全民健身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与国家人力资源中心、中国登山协会、黔西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贵安新区消防救援支队、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栩锋堂足球俱乐部等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相继承办U系列田径联赛(贵州赛区)、全省大学生校园路跑接力赛、全省体育科学大会、西南区体育专业教材教法建设研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会议。
校校合作
2024年11月27日,贵州体育职业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布列斯特国立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成立并共建中白运动医疗与康复研究院。
校企合作
2024年11月1日,贵州体育职业学院、贵州省足球协会、西班牙韦斯卡国际足球俱乐部在学院签署共建贵州足球青训体系合作协议。
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课题共结题4项;成功立项省部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图书馆拥有涵盖各学科领域的专业书籍20万余册;订阅了500余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杂志;电子图书资源总量达到6万余种。
数字化教学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贵州体育职业学院拥有100余门与本专业相关的在线课程,涵盖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多个方面;拥有包括课程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训练实践指导、赛事分析等教学视频资源总时长达到2000余小时以上;有特色数据库6个,资源总量732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