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名南宁水利学校;1970年,更名为广西水电学校;2002年,升格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145.37亩,分为长堽、里建、大沙田三个校区,建筑总面积404,363平方米;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专科专业、5个联办本科专业;有专兼职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3200余人。
历史沿革
1956年初,南宁水利学校筹建,校址南宁市长岗岭; 同年5月,正式建立,并于秋季正式招生。
1958年11月,改为南宁水利电力学校。
1962年8月,广西工学院水电系并入学校,附设大专班。
1970年初,更名为广西水电学校。
198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
1984年,经批准举办普通专科学历教育。
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2002年,以广西水电学校为基础,升格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广西水电技工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入学校。
2010年10月,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2月,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
2018年,入选水利部“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同年8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入选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2021年1月,通过水利部“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验收。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6月12日下午,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第八次全区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市锦华大酒店隆重召开。广西水电职院作为第七届副理事长单位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当选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专科专业、5个联办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500余人,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航,部级科技英才领衔,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西卓越学者和广西技术能手、广西水利首席科学家、广西TRIZ创新方法首席专家领军。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13个。主持建设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自治区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精品课程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8门;2部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6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36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近三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4月,学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合作90项,授权专利127项。
2019至2020学年,学院立项厅级以上项目74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专利授权23项,发表论文156篇。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共建八桂水利、百越电力等3个自治区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共建海外培训基地4个;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27期、4200余人次,共建水电行业教学标准、岗位标准19项。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参与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参与国际水利电力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