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职业技术大学(Liuzhou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柳职大”,是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首批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试点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72年创办的柳州市教育学院和柳州钢铁厂工人七二一大学,是1998年3月6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由柳州市教育学院、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机电职工大学、柳州市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8月1日经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柳州市工业学校、柳州市机械工业学校、柳州市机械工业技工学校并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社湾、官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多亩;设有二级学院10个,开办高职专业49个。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全日制高职生1.6万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
1972年,柳州钢铁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创办。
1982年,学校更名为柳州钢铁厂职工大学。
1994年,学校更名为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
柳州市机电职工大学
1981年,柳州开关厂职工大学成立。
1993年,学校更名为柳州市机电职工大学。
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
1990年,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创建。
柳州市职工大学
1985年10月,在柳州市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和柳州市总工会电大辅导站的基础上建立柳州市职工大学。
柳州市教育学院
1972年,柳州中、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创建,当时学校校舍向外校借用,教师向外校聘请兼任。
1977年,学校以文惠路罗地小学为校舍,开始扩建。
1979年,开始办电大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单科班以及小学英语、中学语文短训班,并办起广西函授大学辅导站。
1983年,学校更名为柳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办函授专科班、电大班、小学行政干部班等。
1984年7月,学校更名为柳州市教育学院。
1987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广西初中师资培训中心。
柳州市工业学校
1980年,柳州市纺织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
1997年,学校更名为柳州市工业学校。
柳州市机械工业学校
1984年,柳州市机械工业学校成立。
柳州市机械工业技工学校
学校前身是柳州市重工业局技工学校,校址在市区社湾拗,属柳州市重工业局主管。
1984年,学校改由柳州市机械冶金工业公司主管,并更名为柳州市机械工业技工学校。
合并发展
1998年3月,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机电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职工大学和柳州市教育学院合并改制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柳州市工业学校、柳州市机械工业学校和柳州市机械工业技工学校并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10月,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单位。
2010年,学校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单位。
2014年,学校成为广西首批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试点高校。
2019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同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0年5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螺蛳粉产业学院揭牌; 同年7月22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7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公示,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柳州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 9月6日上午,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揭牌仪式在柳州市举行。
2025年3月7日,由柳州职业技术大学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和艺术学院共建的“AI数字创意与传播中心”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0个,开办本科专业5个、高职专业49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1000余人。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含立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教育部、人社部“双认证”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获得者5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6人,广西技术能手14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重点专业14个,其中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专业4个;“1+X”证书制度试点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6个;获12项国家级实训条件建设项目成果,建成25个自治区级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17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自治区特等奖4项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自治区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
科研成果
2022至2023学年,学校新立项高层次人才科研专项项目24个,累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7项,其中市厅级项目50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获得知识产权数6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项;学校完成横向技术服务85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622.44万元,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6760.789万元。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参与起草国家技术标准1项、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15项,累计专利授权618项,专利转化45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近290万册,拥有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两个数据库以及读秀电子图书、超星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电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