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Anhui Wat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College),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首批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安徽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院始建于1952年的淮河水利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淮河水利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科并命名为安徽水利电力学院;1961年学院中专部与学院分离并成立安徽水利电力学校;1984年安徽水利职工大学成立并与安徽水利电力学校合署办学;2000年6月安徽水利电力学校、安徽水利职工大学、安徽水利技工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占地1395亩(其中主校区1041亩、临淮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54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9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约2亿元;设有11个二级教学机构,开办62个高职专业;有在校生1.6万余人(含本科生880人),专兼职教师1100多人。
历史沿革
1952年,水利部筹建淮河水利专科学校。
1954年,成为水利部直属的8所重点水利学校之一。
1958年,扩建为安徽水利电力学院(本科)。
1961年,院校调整后,改名为安徽水利电力学校。
198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安徽水利职工大学。
1997年,学校迁至合肥市。
2000年6月1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徽水利电力学校、安徽水利职工大学、安徽省水利技工学校合并成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之一。
2016年,学校获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8年,获批全国首批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全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全省网络思政中心建设试点高校。
2021年3月18日,安徽水电学院徽匠产业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202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同年,入围教育部“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单位。
2023年12月,学校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5年1月7日,学院妇女委员会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教学机构,开办62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00多人、博士40多人,高级职称占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3个,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皖江学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技术能手领衔的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80多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13个国家级专业、30个省级专业,1个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3个省“双高计划”专业群、8个省级骨干专业群。
-合作交流-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22年,学院为泰国高校师生开展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线上培训。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应邀参加学院“双高计划”专业群研讨交流活动。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4校级个研究机构。
-研究成果-
2022—2023学年,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324.41万元,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357.42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745万元;技术产权交易收入90万元;知识产权项目数34项,其中:专利授权数量33项,发明专利授权数量4项,专利转让数量29项,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6.1万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60万余册(种),电子图书100多万种,各类数据库达12多种,纸质专业期刊500余种、报纸100多种。
学术期刊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季刊,由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4年,学报获得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一等奖;同年,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