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区域:广西桂林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7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简称“桂电”,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是广西唯一长期从事国防科研的高校,也是总装备部通信装备预研项目定向发布的30所高校和北斗ICD授权的高校之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2008年,列入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2011年,获批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银滩、南珠 ),校园总面积4700余亩,馆藏纸质图书227.63万余册,电子图书201.3万余册;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4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有教职员工34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1000余人。

办学历史

  • 桂林无线电学校(1960年)

1960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在桂林新建桂林机械专科学校;4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和桂林技工学校合并,成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学校附设中专部和技工部;11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

1961年6月,根据第三机械工业部教育局下达的精简下放指示,学校撤销技工部。1962年4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各专科学校停止招收专科学生,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1964年,学校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管理。1966年至1971年期间学校被迫暂停招生。1972年春,学校恢复办学并更名为桂林无线电学校。1977年,学校参加全国高校、中专校统一招生录取工作

  •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1980年)

1980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桂林无线电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隶属四机部,由四机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双重领导,以四机部为主

1981年1月,四机部确定学院政治级别为地(师)级。8月,学校和六一一厂分别成立党委。8月30日,确定校厂分开建制。1982年12月,附属工厂-电子仪器厂成立 

1983年3月,学院直属于原电子工业部管理 。1984年7月,原漓江子弟中学正式移交学院,经桂林市教育局批准,定名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附属中学” 。7月16日,教育部批准学院列为全国第三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1985年12月,学院与西电联合培养硕士生

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1995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列为首批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的高校。1995年-1997年,学校各项工作以教学评价为核心,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全力以赴开展迎评促建工作

2000年,学院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006年3月1日,学院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08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就共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协议,列入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2010年3月,花江校区历经7年艰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完成征地2042亩;9月,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发完成征地402亩,校区面积550亩,投入使用的校舍面积约20万平

2011年编制完成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同年10月,获批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单位 

2012年12月成立研究生院,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2013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022年6月,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桂电南宁研究院正式成立; 6月15日,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援

2023年3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宣布成立元宇宙研究院,此举旨在通过对元宇宙这一国际创新领域的探索,整合统筹校内外科研力量展 

2024年12月13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成立

2025年2月24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东盟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四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400余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29人,有国家级人才14人次,省部级人才145人次。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广西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创新团队6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认证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7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

合作交流

  • 合作办学

截至2025年10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单位,现有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1个和中英、中爱等校际交流项目。学校与柬埔寨国立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1所 

  • 项目合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单位,现有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1个和中英、中爱等校际交流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3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79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72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8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分为花江校区图书馆、金鸡岭校区图书馆、北海校区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38.65万余册,电子图书200.9万余种,中外文期刊175171种 。自2000年以来,先后引进世界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Web of Science、美国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荷兰Elsevier Science期刊全文、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等31个国外电子数据库,知网和万方等47个国内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以及Incopat和Innography两个专利数据库,Dialog国家联机检索平台,形成了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相结合、网络资源与本地资源相配套,以电子信息类文献十分丰富为特色,涵盖机械、材料、交通、法律、管理、环境、语言、艺术、数理科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