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Anhui Jianzhu University),简称安建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安徽建筑大学始建于1958年。历经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等办学时期,1986年复办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04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学校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支持安徽建筑大学建设,学校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止2023年12月,安徽建筑大学有紫云路和金寨路两个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02.07万平方米, 设有13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有1个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安徽省高峰学科,2个高峰培育学科,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日制本科生18600余人,研究生2400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安徽建筑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的安徽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9月,为支援安徽建设,根据当时国家建筑工程部的指示,苏州建筑工程学校324名师生、沈阳计划经济学校4名教师到合肥,与安徽省建设厅干训班179名师生共同组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当时的学校选址于合肥市青年路(现徽州大道)的东陈岗。
1960年3月,安徽建筑工程学校教职工发展到99人,学生587人,开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硅酸盐两个专业。同年,安徽省委指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从当年下学期开始,在中专的基础上,扩建成为安徽省第一批培养高等建筑人才的建筑工业学院。
196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并入学校,正式成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原本的中专学校变成本科院校,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名。当时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建筑学两个专业,分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专科;同时设立有中专部,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硅酸盐水泥、建筑机械与设备3个专业。
1961年暑期,因国民经济遭受暂时困难,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奉命撤销,原先的合肥工业大学师生回归原校,而本校选升的两个专科班挂靠安徽工学院继续完成学业,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下变回中专的安徽建筑工程学校。
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原本的东陈岗校址由解放军104医院接管。
1963年4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重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校址选在现今的东流路上的凌大塘地区。
1964年7底前学校装修完毕,8月下旬全部交接结束。1964年8月,安徽建筑工程学校迁往凌大塘。在新校址,安徽建筑工程学校设置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材料检验两个专业,同年恢复招生。
1969年底,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停止招生,学校19名教职工下放到大别山区,集中在岳西县石关、白帽、菖蒲、黄羊四个人民公社参加生产劳动。
1971年,安徽省基本建设局决定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与省基建局技工学校合并,成立安徽省基建局建筑工程学校,校址位于基建局技工学校所在的金寨路(安徽建筑大学金寨路校区),也就是今天安徽建筑大学(北区)的位置。据档案记载,当时学校的面积仅有45亩。学校设置工业与民用建筑、水泥工艺两个专业,从1973年开始招收学生。
1977年恢复高考后,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开始以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的名义招生,招收工民建专业四年制本科生。1983年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获批。
-蓬勃发展-
1960年,安徽省中级广播学校成立。
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广播电视学校。
2002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安徽广播电视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由原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管划归省教育厅主管。
2024年3月20日下午,繁昌区人民政府与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成立安广院繁昌实践基地,以繁昌区融媒体中心平台为依托,推动校地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融媒人才,共创精彩作品。
-学科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院设有7个二级学院。2023年,学校开设24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院有在职教职工260人,专任教师总数达208人,其中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1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2%。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153人。教授13人,副教授54人,教辅系列副高职称10人;讲师76人,教辅系列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45人。学院有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院级专业带头人32人,院级教学名师17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91人;有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坛新秀10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8个。
-教学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院建有学术报告厅、演播厅、影视制作中心、动漫制作中心、实验电台、实验电视台、校园网站、广播电视发射中心、电子制作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语音室、动画制作室、广告制作室、电视节目制作编辑室、非编实验室等120多个综合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院立项高校科研项目(人文、自然)87项,,发表学术论文850多篇。
据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项(重点项目8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7项(重点项目2项)、青年人才基金项目6项(重点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850多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2.2万余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8万余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纸质期刊1000余种、光盘1.6万余张,采购中国知网、超星读秀知识库等电子资源,设有语言文学书库、综合书库一、综合书库二、多功能阅览室、自习室,拥有阅览座位1000余个。
学术期刊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广播影视职业教育类学术性综合期刊,该刊主要内容及栏目有理论视野、教学探讨、工作研究、业务园地、应用技术、作品赏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