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商职业学院(Anhui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1959年9月4日,由安徽财贸钢厂的冶金学校、粮食厅的粮食机械学校、商业厅的纺织学校和化工学校合并为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1961年8月28日,更名为安徽省粮食学校。1964年8月7日,成立合肥商业职业学校。1978年12月9日,恢复为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1980年2月6日,安徽省商业干部学校并入。1991年6月10日,安徽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并入。2003年6月18日,升格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截至2018年4月,学院有纸质图书66万余册;有专任教师405人。截至2022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450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米;设有10个教学机构,专业40余个;有在校生13000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0年,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工商处干部轮训班成立,校址巢县北大街。
1956年6月,更名为安徽省商业干部学校。
1959年9月4日,安徽财贸钢厂的冶金学校、粮食厅的粮食机械学校、商业厅的纺织学校、化工学校四所学校合并成立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
1961年8月28日,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改名为安徽省粮食学校,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停办。
1964年8月7日,成立合肥商业职业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969年,学校停办。
1978年12月9日,获准恢复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
1980年2月6日,安徽省商业干部学校并入,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年,安徽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在巢湖成立。
1984年,按照华东6省、市商业教育协会商定由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接手上海会计学校承办的广告装潢专业。
1991年6月10日,安徽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并入。
1993年,安徽省教委在全省对全日制普通中专进行综合评估,学校位列于B等甲级。
2000年6月21日,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为省级重点普通中专。
2001年3月27日,安徽省合肥商业学校隶属安徽省教育厅。
2003年6月1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2009年11月,学院在安徽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等次。
2010年,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获准立项。
2011年5月,学院获“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院校”称号。
2012年,学院被确立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
2013年7月,启动金桂路校区土地置换工作。
2015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验收,并获批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2016年,学院获批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7年9月,成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物流管理专业成为试点专业。2019年6月,成为教育部第一批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0年起,先后与安徽财经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开展专升本人才联合培养。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10个教学机构,开设35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622人,其中专任教师47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8%,研究生学历教师占80%,“双师型”教师占80%。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高水平专业17个;牵头主持安徽高职院校首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徽派技艺传承与创新”)1项,联合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50多门;有国家级和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各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2个,累计建成各类专业实训室166个,实训工位数达7500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中外合作办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录取27人,中外合作办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20人,中外合作项目在籍学生共计217人。学校与科大讯飞、蔚来汽车、阳光电源、洲际集团、中海物流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爱尔兰、英国、韩国、德国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建有徽派艺术研究中心、徽菜传承创新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共立项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共计137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0余万册、纸质报刊600余种;自购数据库14个,共享数据库8个。
学术期刊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学报》是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以刊登经济学科、应用学科及基础学科的学术论文为主,着重发表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观点、新方法。